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林业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研究--以广西昭平县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现实意义第12页
    1.3 研究综述第12-19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8页
        1.3.3 述评第18-19页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9-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2 研究方法第20页
        1.4.3 可能的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阐述第21-28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1-24页
        2.1.1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第21页
        2.1.2 合作社第21-22页
        2.1.3 林业专业合作社第22页
        2.1.4 林农第22-23页
        2.1.5 乡村治理第23-24页
    2.2 理论工具第24-26页
        2.2.1 合作治理理论第25-26页
        2.2.2 公民社会理论第26页
    2.3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进程第26-28页
第三章 林业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第28-43页
    3.1 林业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然作用第28-30页
        3.1.1 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定位第28页
        3.1.2 林业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乡村经济方面的作用第28-29页
        3.1.3 林业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乡村政治方面的作用第29-30页
    3.2 调研准备第30-33页
        3.2.1 昭平县林业及合作社概况第30-32页
        3.2.2 调研概况第32-33页
    3.3 林业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的实际作用第33-37页
        3.3.1 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的经济作用第33-35页
        3.3.2 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的政治作用第35-36页
        3.3.3 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的社会作用第36-37页
    3.4 林业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作用发挥不足的表现第37-39页
        3.4.1 在乡村经济方面作用发挥不足的表现第37-38页
        3.4.2 在乡村政治方面作用发挥不足的表现第38-39页
        3.4.3 在乡村社会方面作用发挥不足的表现第39页
    3.5 林业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作用发挥不足的原因第39-43页
        3.5.1 在合作社认识方面存在误区第39-40页
        3.5.2 缺乏全面有力的政策支持第40-41页
        3.5.3 部分领导人及核心社员素质和能力不高第41页
        3.5.4 合作社发展基础薄弱第41-42页
        3.5.5 林业生产与经营方式落后第42-43页
第四章 充分发挥林业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作用的对策建议第43-55页
    4.1 政府转变职能并做好“引路人”角色第43-44页
        4.1.1 政府应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第43页
        4.1.2 政府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第43-44页
    4.2 促进多元主体合作进行乡村治理第44-46页
        4.2.1 明确村治理中政府、市场与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关系第45页
        4.2.2 积极引导社员参与乡村治理第45-46页
    4.3 完善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政策支持体系第46-51页
        4.3.1 建立健全林业专业合作社法律法规体系第46页
        4.3.2 实行有力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政策第46-47页
        4.3.3 优化和拓展合作社融资渠道第47-48页
        4.3.4 构建合作社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机制第48-51页
    4.4 加快林业专业合作社自身建设,提升治理能力第51-55页
        4.4.1 健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第51页
        4.4.2 加强文化建设并构建利益共同体第51-52页
        4.4.3 提升合作社的科学生产与经营水平第52-53页
        4.4.4 加大合作社的宣传力度第53-55页
结语第55-57页
访谈提纲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中公民参与研究--以柳州市雀儿山街道为例
下一篇:博智公司诉鸿元公司隐名出资合同纠纷案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