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森林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

中纤板工业废水处理的Fenton氧化—超滤组合工艺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4页
        1.1.1 我国水污染现状第11-12页
        1.1.2 中密度纤维板概述第12-13页
        1.1.3 中纤板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 中纤板工业废水预处理方法第14-21页
        1.2.1 混凝法第14-16页
        1.2.2 活性炭吸附法第16-18页
        1.2.3 Fenton氧化法第18-21页
    1.3 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第21-23页
        1.3.1 膜与膜分离概念第21页
        1.3.2 超滤分离技术第21-23页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3-25页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3页
        1.4.2 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中纤板工业废水水质分析第25-32页
    2.1 实验水样采集第25页
    2.2 水样水质指标检测分析第25-30页
        2.2.1 水质分析项目与方法第25-26页
        2.2.2 水样pH值的检测第26页
        2.2.3 水样COD的检测第26-27页
        2.2.4 水样中SS的检测第27-28页
        2.2.5 水样色度的检测第28-29页
        2.2.6 水样中NH_3-N含量的检测第29-30页
    2.3 水质情况结果分析第30-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中纤板工业废水预处理方法的研究第32-44页
    3.1 混凝法预处理实验第32-34页
        3.1.1 实验试剂第32页
        3.1.2 实验方法第32-33页
        3.1.3 混凝法预处理结果分析第33-34页
    3.2 活性炭吸附法预处理实验第34-36页
        3.2.1 实验方法第34页
        3.2.2 活性炭吸附法预处理结果分析第34-36页
    3.3 Fenton氧化预处理实验第36-38页
        3.3.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6页
        3.3.2 实验方法第36-37页
        3.3.3 Fenton氧化法预处理结果分析第37-38页
    3.4 预处理结果对比分析第38-39页
    3.5 Fenton氧化法条件的优化第39-43页
        3.5.1 初始pH值的优化第39-40页
        3.5.2 FeSO_4·7H_2O投加量的优化第40-41页
        3.5.3 [H_2O_2]/[Fe~(2+)]摩尔比的优化第41-42页
        3.5.4 反应时间的优化第42页
        3.5.5 优化工艺参数的实验验证第42-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Fenton氧化-超滤组合工艺的研究第44-55页
    4.1 Fenton氧化-超滤组合工艺的设计思想第44-45页
    4.2 Fenton氧化-超滤处理装置的确定第45-47页
        4.2.1 膜组件的选择第45-46页
        4.2.2 Fenton氧化-超滤组合工艺的设施装置第46-47页
    4.3 Fenton氧化-超滤组合工艺的工艺流程第47-48页
    4.4 Fenton氧化-超滤组合工艺的废水处理试验第48-54页
        4.4.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8-49页
        4.4.2 超滤深度处理实验方法第49页
        4.4.3 GC-MS联用条件第49-50页
        4.4.4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0-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污染膜的清洗技术研究第55-66页
    5.1 膜污染概述第55-56页
    5.2 膜污染的表征方法第56页
    5.3 膜清洗的常用技术第56-58页
        5.3.1 物理清洗方法第56-57页
        5.3.2 化学清洗方法第57-58页
    5.4 中纤板废水污染膜清洗实验第58-61页
        5.4.1 实验材料第58-59页
        5.4.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9-60页
        5.4.3 膜的清洗方法第60页
        5.4.4 扫描电镜与EDX能谱分析实验方法第60-61页
    5.5 膜清洗结果与分析第61-64页
        5.5.1 清洗后膜通量性能恢复情况第61页
        5.5.2 清洗后膜表面形态变化第61-62页
        5.5.3 柠檬酸、次氯酸钠和超声的组合清洗效果第62-64页
    5.6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六章 效益分析第66-71页
    6.1 经济核算第66-68页
        6.1.1 基础建设投资第66-67页
        6.1.2 运行费用第67-68页
        6.1.3 效益分析第68页
    6.2 与传统生物处理工艺比较第68-70页
    6.3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71-73页
    7.1 结论第71-72页
    7.2 建议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RFD设计理论的不均匀沉降对桥梁上部结构可靠度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高性能套筒灌浆料的研制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