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取向及价值观引导--以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绪论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第9页
    1.2 选题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4 研究方法第11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11页
        1.4.2 分析比较研究法第11页
        1.4.3 访谈法第11页
        1.4.4 问卷调查法第11页
    1.5 创新点第11-13页
        1.5.1 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第11-12页
        1.5.2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第12-13页
2.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状况概述第13-16页
    2.1 独立学院概述第13-15页
        2.1.1 独立学院的定义第13页
        2.1.2 独立学院的性质第13-14页
        2.1.3 独立学院的特征第14-15页
    2.2 独立学院学生就业价值观相关问题概述第15-16页
        2.2.1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内涵第15页
        2.2.2 独立学院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特点第15页
        2.2.3 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状况的界定第15-16页
3.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现状调查第16-26页
    3.1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2014届)第16-25页
        3.1.1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概况第16页
        3.1.2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毕业生规模和结构(2014 届)第16-18页
        3.1.3 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其与安徽农业大学的对比第18-21页
        3.1.4 毕业生就业流向及其与安徽农业大学的对比第21-25页
    3.2 毕业生就业质量特点及其与安徽农业大学的对比第25-26页
        3.2.1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毕业生收入分析第25页
        3.2.2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分析第25-26页
4.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取向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26-40页
    4.1 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定义第26页
    4.2 在校学生就业取向问卷调查结果第26-34页
        4.2.1 调查问卷的考量角度第26页
        4.2.2 调查问卷的结果及相关分析第26-34页
    4.3 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取向存在的问题第34-35页
        4.3.1 对就业前景盲目乐观第34页
        4.3.2 倾向就业单位与实际情况矛盾较大第34页
        4.3.3 对基层单位的选择相对被动第34页
        4.3.4 对自主创业认识不足第34页
        4.3.5 职业期望理想化第34-35页
        4.3.6 部分学生盲目深造第35页
    4.4 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取向的因素第35-40页
        4.4.1 社会因素第35-37页
        4.4.2 学校因素第37-38页
        4.4.3 家庭因素第38-39页
        4.4.4 个人因素第39-40页
5.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就业价值观引导第40-44页
    5.1 引导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原则第40-41页
        5.1.1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第40页
        5.1.2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第40页
        5.1.3 坚持思想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原则第40页
        5.1.4 坚持继承传统与改革出创新相结合原则第40-41页
    5.2 引导独立学院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具体对策第41-44页
        5.2.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第41-42页
        5.2.2 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第42页
        5.2.3 构建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第42-43页
        5.2.4 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第43-44页
6 结语第44-45页
附录 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问卷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徽省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现状、问题及路径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