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全要素生产率与就业关系研究--基于金融业的时间序列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0-21页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关于全要素生产率与金融业就业、发展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2-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3 文献评论第18页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8-19页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9页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9-21页
        1.4.1 本文的创新点第19-20页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20-21页
2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第21-30页
    2.1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第21页
    2.2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分类解析第21-25页
        2.2.1 参数方法第22-23页
        2.2.2 非参数方法第23-24页
        2.2.3 两种方法的比较第24-25页
    2.3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第25-30页
        2.3.1 资本存量的测算第25-27页
        2.3.2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27-28页
        2.3.3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第28-30页
3 金融业就业水平以及金融业发展状况研究分析第30-38页
    3.1 金融业发展现状第30-33页
        3.1.1 银行业发展现状第30-31页
        3.1.2 保险业发展现状第31-33页
        3.1.3 证券业发展现状第33页
    3.2 金融业就业水平研究分析第33-36页
    3.3 金融业存在的问题研究第36-38页
4 全要素生产率与金融业就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第38-42页
    4.1 金融发展的概念第38页
    4.2 全要素生产率与金融业就业相互影响的机制第38-42页
        4.2.1 金融业就业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第38-39页
        4.2.2 全要素生产率影响金融业就业的机制第39-42页
5 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金融业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第42-58页
    5.1 金融业就业指标的选取第42-43页
        5.1.1 主变量的选取第42页
        5.1.2 重要的控制变量第42-43页
    5.2 VAR模型的构建第43-58页
        5.2.1 指标的平稳性检验第43-44页
        5.2.2 建立方程第44-47页
        5.2.3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第47-52页
        5.2.4 方差分解模型分析第52-58页
6 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第58-62页
    6.1 主要结论第58-59页
    6.2 政策启示第59-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后记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无”与“有”的关系探索三焦理论及其临床运用
下一篇:止嗽散治疗风邪犯肺型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研究及气道阻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