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遥感模型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引言 | 第9-14页 |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1.2.1 森林健康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 1.2.2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 第12-14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4-17页 |
| 2.1 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 第14页 |
| 2.2 气候概况 | 第14-15页 |
| 2.3 研究区土壤类型 | 第15页 |
| 2.4 森林资源状况 | 第15-17页 |
| 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27页 |
| 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3.1.1 影像处理 | 第17页 |
| 3.1.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17页 |
| 3.1.3 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17页 |
| 3.1.4 模型精度检验 | 第17页 |
| 3.2 研究方法 | 第17-26页 |
| 3.2.1 数据来源及介绍 | 第17-20页 |
| 3.2.2 数据处理 | 第20-22页 |
| 3.2.3 指数提取 | 第22-26页 |
| 3.3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7-43页 |
| 4.1 指标筛选 | 第27页 |
| 4.2 指标权重确定、一致性检验及数据标准化 | 第27-33页 |
| 4.2.1 指标权重确定 | 第27-31页 |
| 4.2.2 一致性检验 | 第31-33页 |
| 4.2.3 数据标准化 | 第33页 |
| 4.3 健康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 4.4 模型精度检验 | 第34-43页 |
| 4.4.1 健康值 | 第34-39页 |
| 4.4.2 实测方法健康值与模型健康值的比较 | 第39-43页 |
| 5 讨论 | 第43-48页 |
| 5.1 遥感数据选择 | 第43页 |
| 5.2 指标体系 | 第43-46页 |
| 5.3 健康评价模型 | 第46页 |
| 5.4 模型精度与适用范围 | 第46-48页 |
| 6 结论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