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高压输电线路感应电压计算原理 | 第14-27页 |
2.1 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 | 第14-16页 |
2.1.1 电磁感应 | 第14-15页 |
2.1.2 静电感应 | 第15页 |
2.1.3 简单交流架空线路感应电压 | 第15-16页 |
2.2 平行输电线之间的参数计算 | 第16-21页 |
2.2.1 线路间电感参数的计算 | 第16-18页 |
2.2.2 线路间电容参数的计算 | 第18-21页 |
2.3 架空输电线接地方式与感应电压的特点 | 第21-23页 |
2.3.1 停运检修回路首末双端均不接地 | 第22页 |
2.3.2 停运检修回路首末单端接地 | 第22-23页 |
2.3.3 停运检修回路首末双端均接地 | 第23页 |
2.4 架空输电线检修线路上感应电压的计算 | 第23-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架空输电线模型搭建 | 第27-37页 |
3.1 线路参数 | 第27-31页 |
3.1.1 同塔架空输电线各相分布 | 第27-28页 |
3.1.2 分裂导线处理 | 第28-29页 |
3.1.3 线路换位 | 第29-30页 |
3.1.4 线路并联电抗器 | 第30-31页 |
3.2 输电线路的数学模型 | 第31-33页 |
3.3 ATP-EMTP软件 | 第33-36页 |
3.3.1 ATP-EMTP 仿真程序介绍 | 第33-34页 |
3.3.2 ATP-EMTP仿真程序在架空输电线路感应电压中的应用 | 第34-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感应电压的仿真计算 | 第37-49页 |
4.1 不同接地方式下感应电压的仿真计算 | 第37-40页 |
4.1.1 停运检修线路双端均不接地 | 第37-38页 |
4.1.2 停运检修线路单端接地 | 第38-39页 |
4.1.3 停运检修线路双端均接地 | 第39-40页 |
4.2 影响感应电压的因素 | 第40-48页 |
4.2.1 分裂导线对感应电压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2 线路长度对感应电压的影响 | 第41-42页 |
4.2.3 线路潮流对感应电压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4 换位方式对感应电压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5 土壤电阻率对感应电压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6 杆塔档距对感应电压的影响 | 第45-47页 |
4.2.7 高压并联电抗器对感应电压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 接地开关选择 | 第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感应电压简便计算程序 | 第49-53页 |
5.1 感应电压的工程估算方法 | 第49-51页 |
5.2 估算方法计算实例对比 | 第51-5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6.1 结论 | 第53页 |
6.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