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8页 |
第2章 媒体权利与隐私权保护概述 | 第8-16页 |
2.1 新闻媒体与新闻自由的基本理论 | 第8-10页 |
2.1.1 新闻媒体与新闻自由的产生和发展 | 第8-9页 |
2.1.2 保护新闻自由的意义和价值 | 第9-10页 |
2.2 隐私权保护的基本理论 | 第10-13页 |
2.2.1 隐私权的产生与历史发展 | 第10-11页 |
2.2.2 隐私权保护的价值基础 | 第11-12页 |
2.2.3 我国对于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现状分析 | 第12-13页 |
2.3 媒体权利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 | 第13-16页 |
2.3.1 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相冲突的原因 | 第13-15页 |
2.3.2 过度保护媒体权利或压制公民的隐私权利 | 第15-16页 |
第3章 公民隐私权保护与媒体表达自由权利的关系分析 | 第16-25页 |
3.1 隐私权与新闻表达自由法律属性的争论 | 第16-20页 |
3.1.1 有关隐私权属性的争论 | 第16-19页 |
3.1.2 表达自由权利的法律属性 | 第19-20页 |
3.2 隐私权与媒体的表达自由权利的位阶分析 | 第20-22页 |
3.2.1 从宪法的视角出发看媒体自由权利与隐私权保护的顺序关系 | 第20-21页 |
3.2.2 从宪法权利与民法权利关系的视角出发看隐私权与媒体的表达自由权利 | 第21-22页 |
3.3 隐私权与媒体权利的权衡 | 第22-25页 |
第4章 媒体侵犯隐私权立法的核心问题 | 第25-39页 |
4.1 媒体侵害隐私权的行为类型 | 第25-26页 |
4.2 媒体报道对象的限制 | 第26-33页 |
4.2.1 媒体报道对“公众人物”隐私侵权的分析 | 第26-28页 |
4.2.2 媒体报道对政府官员的隐私侵权的分析 | 第28-29页 |
4.2.3 媒体报道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侵权的分析 | 第29-31页 |
4.2.4 媒体报道对违法犯罪行为人的隐私侵权的分析 | 第31-33页 |
4.3 媒体报道内容的合理界限 | 第33-36页 |
4.3.1 公民个人信息的保密 | 第34-35页 |
4.3.2 个人生活不受干扰的权利 | 第35页 |
4.3.3 个人私事的自主决定权 | 第35-36页 |
4.4 媒体报道场所的限制 | 第36-37页 |
4.5 媒体跟踪、偷拍、监听的具体权限 | 第37-39页 |
第5章 媒体侵害隐私权救济的相关措施及立法建议 | 第39-45页 |
5.1 在宪法原则下制定一部新闻法 | 第39-40页 |
5.2 完善媒体监督侵害隐私权方面的立法 | 第40-41页 |
5.2.1 正确界定“隐私权”的内容和范围 | 第40页 |
5.2.2 完善个人隐私权方面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40-41页 |
5.2.3 明确媒体监督侵犯个人隐私权的标准 | 第41页 |
5.3 规范报道行为,加强媒体行业自律 | 第41-44页 |
5.3.1 新闻采访的过程要慎重 | 第41-42页 |
5.3.2 新闻报道本身要注重保护个体的隐私权 | 第42-43页 |
5.3.3 新闻工作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 第43-44页 |
5.4 加强公民隐私权的自我保护意识 | 第44-45页 |
第6章 结语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