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资源 | 第9页 |
·新课程背景下,教科书的使用效果影响着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 第9-10页 |
·教科书使用研究存在着理论、经验、方法上的缺失 | 第10页 |
·湖南版高中数学教科书特色鲜明 | 第10-11页 |
·研究问题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国外有关教科书使用的研究 | 第13-19页 |
·国内有关教科书使用的研究 | 第19-26页 |
·教科书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 第19-22页 |
·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的研究 | 第22-24页 |
·新课程实施中教科书的适应性研究 | 第24-26页 |
·文献述评的总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第27-37页 |
·研究的设计 | 第27-34页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27-29页 |
·研究工具 | 第29-32页 |
·样本 | 第32-34页 |
·研究的实施 | 第34-36页 |
·数据收集 | 第34页 |
·数据编码与分析 | 第34-36页 |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第36-37页 |
第4章 师生对数学教科书使用调查的主要结果及分析 | 第37-55页 |
·教科书仍然是教学的主要资源,但不同水平的学校间有显著性差异 | 第37-40页 |
·教师不再视教科书为权威,但希望教科书做到规范 | 第38-39页 |
·学生普遍认为数学辅导书的作用大于数学教科书 | 第39页 |
·学生普遍很少用数学教科书进行自学 | 第39-40页 |
·学生对教科书的总体使用感受 | 第40-42页 |
·学生普遍感到教科书的可读性欠佳 | 第41页 |
·学生从教科书中感受到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 第41-42页 |
·学生从教科书中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第42页 |
·教师对教科书部分具体内容编写的使用感受 | 第42-45页 |
·教科书语言不够简洁 | 第42-43页 |
·函数章节缺乏解不等式的知识,给教学带去了不便 | 第43页 |
·"方程的根和函数的零点"一节,建议编写"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 第43页 |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节,建议增加怎样确定小数位数的说明 | 第43-44页 |
·函数性质部分,知识点不够清晰和系统 | 第44-45页 |
·教科书内容的单独成节问题 | 第45页 |
·关于教科书中特色内容的使用感受 | 第45-47页 |
·章首诗普遍受到师生的欢迎 | 第46页 |
·旁注促进了教师的思考和学生的学习 | 第46-47页 |
·关于数学的应用 | 第47-50页 |
·实践中存在着忽视数学应用教学的现象 | 第47-48页 |
·学生对数学应用题、数学建模的兴趣一般 | 第48-50页 |
·关于阅读材料 | 第50-51页 |
·教师勤于阅读,反映可读性较差 | 第50页 |
·学生反映不易读懂,对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作用一般 | 第50-51页 |
·关于数学实验 | 第51-52页 |
·教师存在忽视数学实验教学的现象 | 第51页 |
·学生缺乏动手操作数学实验 | 第51-52页 |
·关于例题 | 第52-53页 |
·教师普遍反映例题较简单,代表性较差 | 第52-53页 |
·学生普遍认为例题偏简单,讲解不够细致 | 第53页 |
·关于习题 | 第53-55页 |
·教师普遍反映教科书中的习题较难 | 第53-54页 |
·教科书中的习题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 第54-55页 |
第5章 研究的结论、局限与有待深入的研究 | 第55-61页 |
·研究的总结与结论 | 第55-57页 |
·几个具体的结论 | 第55-56页 |
·结论的总结 | 第56-57页 |
·对编写数学教科书的启示 | 第57-58页 |
·研究的局限与有待深入的研究 | 第58-61页 |
·研究的局限 | 第58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A | 第63-69页 |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版)使用调查问卷(教师卷) | 第63-66页 |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版)使用调查问卷(学生卷)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