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1.4.1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第14页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介绍及理论研究基础 | 第15-19页 |
2.1 企业绩效审计 | 第15-16页 |
2.1.1 企业绩效审计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企业绩效审计的目标 | 第15页 |
2.1.3 企业绩效审计的主体和客体 | 第15-16页 |
2.1.4 企业绩效审计的职能 | 第16页 |
2.2 风险基础内部审计 | 第16-17页 |
2.2.1 风险基础内部审计的含义 | 第16页 |
2.2.2 风险基础内部审计的作用及要求 | 第16-17页 |
2.2.3 风险基础内部审计对企业的影响 | 第17页 |
2.3 ABC管理法 | 第17-18页 |
2.3.1 概念 | 第17页 |
2.3.2 ABC分类方法 | 第17-18页 |
2.3.3 ABC分类步骤 | 第18页 |
2.3.4 ABC分类法实施对策 | 第18页 |
2.4 审计关注点 | 第18页 |
2.5 重点审计区域 | 第18-19页 |
第3章A企业开展绩效审计概况及各业务环节流程介绍 | 第19-33页 |
3.1 A企业开展绩效审计概况 | 第19页 |
3.2 研发环节 | 第19-21页 |
3.2.1 整车研发流程 | 第19-20页 |
3.2.2 研发流程各节点含义 | 第20-21页 |
3.3 采购环节 | 第21-27页 |
3.3.1 综合采购流程 | 第21-23页 |
3.3.2 零部件采购流程 | 第23-26页 |
3.3.3 供应商管理 | 第26-27页 |
3.4 生产环节 | 第27-28页 |
3.4.1 生产订单管理流程 | 第27页 |
3.4.2 产品制造流程 | 第27-28页 |
3.5 营销环节 | 第28-31页 |
3.6 物流环节 | 第31-33页 |
3.6.1 生产物流 | 第31页 |
3.6.2 整车物流 | 第31-32页 |
3.6.3 售后物流 | 第32-33页 |
第4章 基于绩效视角的审计关注点的确认 | 第33-48页 |
4.1 审计关注点的确认路径 | 第33-35页 |
4.1.1 风险识别和评估 | 第33-34页 |
4.1.2 借鉴以往审计经验 | 第34-35页 |
4.1.3 征求专家意见 | 第35页 |
4.2 A企业各业务环节审计关注点的确认 | 第35-48页 |
4.2.1 研发环节 | 第35-38页 |
4.2.2 采购环节 | 第38-41页 |
4.2.3 生产环节 | 第41-45页 |
4.2.4 销售环节 | 第45-46页 |
4.2.5 物流环节 | 第46-48页 |
第5章 基于绩效视角的重点审计区域的界定 | 第48-61页 |
5.1 确定重点审计区域的方法 | 第48-49页 |
5.1.1 一般方法 | 第48页 |
5.1.2 重点审计区域比例的确定 | 第48-49页 |
5.1.3 各环节重点审计区域的界定 | 第49页 |
5.2 A企业重点审计区域确定过程——以生产环节为例 | 第49-53页 |
5.2.1 生产环节评分过程及重点审计区域的界定 | 第50-52页 |
5.2.2 生产环节重点审计区域及关键绩效指标 | 第52-53页 |
5.3 A企业各环节重点审计区域的界定 | 第53-61页 |
5.3.1 研发环节 | 第54-56页 |
5.3.2 采购环节 | 第56-58页 |
5.3.3 营销环节 | 第58-59页 |
5.3.4 物流环节 | 第59-61页 |
第6章 总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