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染料废水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1.1 染料的分类与危害 | 第10-11页 |
1.1.2 染料的处理方法 | 第11页 |
1.2 Fenton反应 | 第11-14页 |
1.2.1 Fenton反应的机理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1.2.2 Fenton反应的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1.3 异相Fenton催化剂 | 第14-17页 |
1.3.1 异相Fenton催化剂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异相Fenton催化剂的研究趋势 | 第15-17页 |
1.4 响应曲面法 | 第17-19页 |
1.4.1 响应曲面法的概述及应用 | 第17-18页 |
1.4.2 响应曲面分析法的建立 | 第18-19页 |
1.5 论文研究目的及思路 | 第19-22页 |
1.5.1 论文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5.3 论文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第2章 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催化活性评估 | 第22-36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2-23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2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2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23-24页 |
2.2.1 水滑石前体的制备 | 第23-24页 |
2.2.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24页 |
2.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第24页 |
2.3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5-34页 |
2.4.1 样品的表征结果 | 第25-32页 |
2.4.1.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5-26页 |
2.4.1.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6-28页 |
2.4.1.3 紫外可见漫反射图谱(UV-vis)分析 | 第28页 |
2.4.1.4 氮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 | 第28-29页 |
2.4.1.5 扫描电镜(SEM)形貌分析 | 第29-31页 |
2.4.1.6 热重分析 | 第31-32页 |
2.4.2 紫外光下EDTA-Fe-LDH的催化活性评估 | 第32-34页 |
2.4.3 紫外光下EDTA-Fe-LDH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 第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EDTA-Fe-LDH异相UV-Fenton降解偶氮胭脂红B的条件优化 | 第36-46页 |
3.1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 第36页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45页 |
3.2.1 P-B设计 | 第36-38页 |
3.2.2 BBD设计 | 第38-45页 |
3.2.2.1 EDTA-Fe-LDH异相光-Fenton降解ACB回归方程及方差分析 | 第39-41页 |
3.2.2.2 EDTA-Fe-LDH异相外光-Fenton降解ACB的响应面分析 | 第41-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EDTA-Fe-LDH异相光-Fenton催化降解偶氮胭脂红B的机理探讨 | 第46-58页 |
4.1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 第46-47页 |
4.1.1 动力学实验方法 | 第46页 |
4.1.2 活性物种检测 | 第46-47页 |
4.1.3 中间产物的分析与检测 | 第47页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7页 |
4.2.1 EDTA-Fe-LDH异相光-Fenton法催化降解ACB的动力学研究 | 第47-50页 |
4.2.1.1 初始偶氮胭脂红B浓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1.2 初始过氧化氢浓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4.2.1.3 初始pH值得影响 | 第49-50页 |
4.2.2 EDTA-Fe-LDH异相光-Fenton反应体系中活性物种的检测 | 第50-54页 |
4.2.2.1 羟基自由基(-OH) | 第50-51页 |
4.2.2.2 超氧自由基(·O_2) | 第51-52页 |
4.2.2.3 单线态氧(~1O_2) | 第52页 |
4.2.2.4 活性物种的产生机理 | 第52-54页 |
4.2.3 EDTA-Fe-LDH异相光-Fenton法降解ACB的中间产物分析 | 第54-57页 |
4.2.3.1 紫外-可见全波长扫描 | 第54-55页 |
4.2.3.2 气质联用(GC-MS)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结论 | 第58页 |
5.2 创新点 | 第58页 |
5.3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