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挂牌公司股权融资绩效及优化研究--基于中海阳公司的案例分析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问题 | 第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4 本文写作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2.1.1 股权融资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2.1.2 新三板市场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2.1.3 绩效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2.1.4 文献述评 | 第18-19页 |
2.2 股权融资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20页 |
2.2.2 监管理论 | 第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新三板市场股权融资基本情况 | 第21-47页 |
3.1 新三板市场发展历程与制度特征 | 第21-28页 |
3.1.1 新三板市场发展概况 | 第21-23页 |
3.1.2 新三板市场制度特征 | 第23-28页 |
3.2 新三板市场发展现状 | 第28-36页 |
3.2.1 规模迅猛增长 | 第28-32页 |
3.2.2 流动性有所改善 | 第32-35页 |
3.2.3 做市商业务逐步推进 | 第35-36页 |
3.3 新三板市场股权融资绩效分析 | 第36-43页 |
3.3.1 融资规模迅猛增长 | 第36-40页 |
3.3.2 资金使用行业不均 | 第40-42页 |
3.3.3 公司业绩增长较快 | 第42-43页 |
3.4 新三板市场股权融资绩效问题分析 | 第43-45页 |
3.4.1 流动性仍存在不足 | 第43-44页 |
3.4.2 挂牌企业数量问题 | 第44页 |
3.4.3 募集资金用途问题 | 第44-45页 |
3.4.4 股票发行价格问题 | 第45页 |
3.4.5 证券公司尽责不足 | 第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4 中海阳公司案例介绍 | 第47-71页 |
4.1 中海阳公司介绍 | 第47-50页 |
4.1.1 中海阳公司简介 | 第47-48页 |
4.1.2 光伏行业分析 | 第48-49页 |
4.1.3 公司主营业务 | 第49-50页 |
4.2. 中海阳公司案例分析 | 第50-70页 |
4.2.1 中海阳股权融资情况分析 | 第50-56页 |
4.2.2 中海阳股权融资财务绩效分析 | 第56-65页 |
4.2.3 中海阳股权融资非财务绩效分析 | 第65-68页 |
4.2.4 中海阳股权融资绩效存在问题分析 | 第68-70页 |
4.3 中海阳公司案例总结 | 第70-71页 |
5 优化新三板市场股权融资绩效的建议 | 第71-73页 |
5.1 降低投资者准入门槛 | 第71页 |
5.2 完善做市商制度 | 第71页 |
5.3 完善监管体系 | 第71-72页 |
5.4 加强挂牌公司规范化运作 | 第72-73页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73-7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3-74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8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