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4页 |
1.2.1 骨钻削实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骨钻削仿真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3 微织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1.3.1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医疗麻花钻微织构设计及加工 | 第17-27页 |
2.1 钻削过程特点 | 第17页 |
2.2 微织构介绍 | 第17-18页 |
2.3 微织构的减摩机理分析 | 第18-19页 |
2.4 医疗麻花钻的微织构设计 | 第19-20页 |
2.4.1 医疗麻花钻的基本结构 | 第19页 |
2.4.2 医疗麻花钻的微织构设计 | 第19-20页 |
2.5 微织构的加工 | 第20-26页 |
2.5.1 激光加工技术 | 第20-21页 |
2.5.2 激光加工设备 | 第21-22页 |
2.5.3 医疗麻花钻表面微织构的加工 | 第22-23页 |
2.5.4 表面微织构的后续处理 | 第23页 |
2.5.5 微织构表面形貌的测量 | 第23-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微织构刀具的钻削试验研究 | 第27-35页 |
3.1 钻削试验方案 | 第27-31页 |
3.1.1 试验设备 | 第27-28页 |
3.1.2 医疗麻花钻试样的准备 | 第28-29页 |
3.1.3 皮质骨试样的准备 | 第29-30页 |
3.1.4 钻削试验条件 | 第30-31页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3.2.1 试验结果 | 第31-33页 |
3.2.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微织构医疗麻花钻钻削皮质骨的有限元分析 | 第35-45页 |
4.1 有限元分析法及ABAQUS软件介绍 | 第35-36页 |
4.1.1 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35页 |
4.1.2 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第35-36页 |
4.2 皮质骨钻削的有限元仿真 | 第36-40页 |
4.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4.2.2 材料属性的定义 | 第37-38页 |
4.2.3 相互作用的定义 | 第38页 |
4.2.4 边界条件的定义 | 第38页 |
4.2.5 网格划分 | 第38-40页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4.3.1 应力变形分析 | 第41-42页 |
4.3.2 钻削温度分析 | 第42-43页 |
4.4 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基于响应面法的微织构刀具钻削温度预报模型的建立 | 第45-54页 |
5.1 响应面法的简介 | 第45-46页 |
5.2 中心复合设计简介 | 第46页 |
5.3 微织构对骨钻削温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5.4 钻削参数对骨钻削温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5.4.1 进给速度对钻削温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5.4.2 转速对钻削温度的影响 | 第48页 |
5.5 基于响应面法的骨钻削仿真试验 | 第48-53页 |
5.5.1 试验点设计 | 第48-49页 |
5.5.2 钻削温度结果 | 第49页 |
5.5.3 钻削温度关于钻削参数的回归方程 | 第49-50页 |
5.5.4 钻削温度回归方程的方差分析 | 第50-53页 |
5.5.5 钻削温度的结果分析 | 第5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总结 | 第54-55页 |
6.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