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神经精神病科论文

神阙雷火灸对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功能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前言第9-11页
第一部分 研究方法第11-15页
    1 受试对象来源选择第11-12页
        1.1 病例来源第11页
        1.2 诊断标准第11页
        1.3 纳入标准第11页
        1.4 排除标准第11-12页
        1.5 病例中止标准第12页
    2 研究方法第12-15页
        2.1 随机分组第12页
        2.2 治疗方法第12-13页
        2.3 不良事件处理第13页
        2.4 观察指标第13-14页
        2.5 统计方法第14-15页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第15-21页
    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第15页
    2 基线情况第15页
    3 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第15-18页
    4 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评定第18页
    5 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自理能评分量表(ADL)评定第18-19页
    6 两组治疗后疗效评定结果第19-21页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第21-27页
    1. 脑卒中后失眠的发病机制第21-22页
        1.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失眠的认识第21页
        1.2 传统医学对脑卒中后失眠的认识第21-22页
    2. 疗效指标的选择第22页
    3. 治疗方式的选择第22-23页
        3.1 神阙穴的选择第22-23页
        3.2 雷火灸的选择第23页
    4. 研究结果分析第23-26页
        4.1 一般情况分析第23-24页
        4.2 神阙雷火灸对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的影响第24-25页
        4.3 神阙雷火灸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的影响第25页
        4.4 神阙雷火灸对日常生活自理能评分量表(ADL)结果的影响第25页
        4.5 临床疗效分析第25-26页
    5. 课题存在问题与展望第26-27页
结论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0页
附录第30-41页
    附录1 脑卒中后失眠的诊断标准第30-32页
    附录2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第32-34页
    附录3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第34-36页
    附录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表第36-37页
    附录5 Hamilton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24项版)第37-41页
致谢第41-42页
文献综述第42-48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作者简历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ANET群组移动模型下容量和时延研究
下一篇:基于网络编码的云存储系统中负载均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