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电磁学、电动力学论文--电磁学论文

柔性太赫兹人工电磁吸波材料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24页
    第一节 太赫兹技术第10-12页
        1. 太赫兹技术的概念第10-11页
        2. 太赫兹技术的应用第11-12页
    第二节 人工电磁吸波材料第12-16页
        1. 人工电磁材料的概念第12页
        2. 人工电磁材料用于吸收电磁波第12-16页
    第三节 柔性薄膜型的太赫兹人工电磁材料第16-21页
        1. 以聚对二甲苯高分子薄膜材料作为柔性基底第16-17页
        2. 以苯并环丁烯树脂作为柔性基底第17-18页
        3. 以聚酰亚胺为柔性基底第18-19页
        4. 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为柔性基底第19-21页
    第四节 本文的内容概要第21-22页
    參考文献第22-24页
第二章 人工电磁吸波材料的理论和特性第24-33页
    第一节 人工电磁吸波材料的理论第24-28页
        1. 传统吸波材料理论第24-25页
        2. 人工电磁吸波材料理论第25页
        3. 吸波率第25-26页
        4. 菲涅耳公式第26-27页
        5. 人工电磁材料的等效电路模型第27-28页
    第二节 人工电磁吸波材料的特性第28-30页
        1. 厚度特性第28-29页
        2. 极化选择特性第29页
        3. 吸波率随入射角度变化的特性第29页
        4. 中心频率和带宽特性第29-30页
    第三节 小结第30页
    参考文献第30-33页
第三章 太赫兹人工电磁吸波材料的设计和仿真第33-51页
    第一节 单谐振单极化单元结构第33-39页
        1. 渔网结构第33-37页
        2. 断线结构第37-39页
    第二节 单谐振双极化单元结构第39-44页
        1. 圆片结构第39-43页
        2. 方片结构第43-44页
    第三节 多谐振吸波结构第44-49页
        1. 并列断线结构第45-46页
        2. 阵列圆片结构第46-49页
    第四节 小结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1页
第四章 柔性太赫兹人工电磁材料的制备和实验第51-69页
    第一节 样品制备第51-56页
        1. 制备前的准备第51-52页
        2. 制备PI薄膜第52-53页
        3. 光刻第53-54页
        4. 淀积金属第54页
        5. 剥离(Lift off)第54页
        6. 揭开PI膜(Peel off)第54-56页
        7.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第56页
    第二节 样品制备小结第56-57页
    第三节 实验工作第57-67页
        1. 太赫兹时域光谱仪简介第57-59页
        2. 实验方法及后续数据处理第59-60页
        3. 样品的测量结果分析第60-67页
    第四节 实验工作小结第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第五章 太赫兹人工电磁吸波材料的应用研究第69-85页
    第一节 人工电磁吸波材料在热辐射计上的应用第69-73页
        1. 太赫兹热辐射计的低灵敏度困境第69-70页
        2. 基于太赫兹人工电磁吸波材料的改进热辐射计研究第70-73页
    第二节 柔性太赫兹人工电磁吸波材料的圆柱曲面应用第73-83页
        1. RCS的概念第73-74页
        2. 吸波材料在圆柱曲面上的RCS仿真第74-80页
        3. 介质和导体圆柱的RCS解析解验证第80-83页
    第三节 小结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5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85-87页
致谢第87-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M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NT-proBNP浓度的影响及用药指导
下一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