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多目标条件下人民币短期均衡汇率决策模型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5-46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5-23页
        1.1.1 经久不息的世界汇率大战第15-16页
        1.1.2 简单而又复杂的汇率之谜第16-18页
        1.1.3 汇率操纵与汇率干预第18-19页
        1.1.4 各不相同的均衡汇率理论第19-20页
        1.1.5 形式多样的均衡汇率计算方法第20-21页
        1.1.6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第21-22页
        1.1.7 研究人民币均衡汇率决策模型的意义第22-23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23-39页
        1.2.1 汇率理论研究第23-28页
        1.2.2 均衡汇率测算方法研究第28-29页
        1.2.3 关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第29-37页
        1.2.4 文献述评第37-39页
    1.3 本文的预期目标第39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39-43页
        1.4.1 研究内容第39-42页
        1.4.2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第42-43页
    1.5 本文创新点第43-46页
第2章 均衡汇率决策模型的理论探讨第46-70页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46-49页
        2.1.1 汇率第46-47页
        2.1.2 有效汇率第47-48页
        2.1.3 有效汇率指数第48-49页
        2.1.4 均衡汇率第49页
    2.2 均衡汇率理论模型的简要回顾第49-57页
        2.2.1 传统均衡汇率理论模型第49-51页
        2.2.2 现代均衡汇率理论模型第51-57页
    2.3 对现有均衡汇率模型的质疑与讨论第57-65页
        2.3.1 单一视角的理论模型是否与现实吻合第57页
        2.3.2 实际有效汇率是否优于名义有效汇率第57-58页
        2.3.3 数学意义上的均衡是否等同于经济均衡第58-59页
        2.3.4 用实际变量值代入模型测算的汇率是否等同于均衡汇率第59-60页
        2.3.5 用变量趋势值代入模型测算的汇率是否可看作均衡汇率第60-61页
        2.3.6 外部均衡应该是单边均衡还是多边均衡第61页
        2.3.7 影响汇率的变量是单纯直接影响还是包含路径传导影响第61-62页
        2.3.8 均衡汇率是双向决定还是单向决定第62-63页
        2.3.9 固定参数的均衡汇率模型是否能代表现状第63页
        2.3.10 市场汇率是否需要政府干预第63-64页
        2.3.11 政府干预是否等同于汇率操纵第64-65页
        2.3.12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均衡条件是否相同第65页
    2.4 本文的核心观点第65-70页
        2.4.1 均衡汇率应该重新定义第65-68页
        2.4.2 均衡汇率测算方法应该改进第68-69页
        2.4.3 短期均衡汇率模型应该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决策模型第69页
        2.4.4 政府不应操纵汇率但应对汇率加以干预第69-70页
第3章 短期均衡汇率决策模型的方法设计第70-94页
    3.1 短期均衡汇率决策模型的设计思想第70-74页
        3.1.1 短期均衡汇率既要追求数学均衡更要保证经济均衡第70-71页
        3.1.2 应该结合短期均衡汇率的特殊性构建模型第71-72页
        3.1.3 要考虑汇率的双向影响第72页
        3.1.4 模型设计要考虑路径传递关系第72页
        3.1.5 需要将优化方法引入均衡汇率的测算第72-73页
        3.1.6 应该体现多目标及能够在多目标之间加以均衡协调第73页
        3.1.7 应该考虑均衡汇率与名义汇率的关系第73页
        3.1.8 应该考虑多国汇率的同步性及多边均衡第73-74页
    3.2 短期均衡汇率决策总模型设计第74-89页
        3.2.1 MOER模型的设计原理第74-76页
        3.2.2 MOER模型的逻辑表达式第76-77页
        3.2.3 MOER分层模型及一篮子指数第77-88页
        3.2.4 MOER总模型表达式第88-89页
    3.3 MOER模型的特征与功能第89-94页
        3.3.1 MOER模型的特征第90-93页
        3.3.2 MOER模型的功能第93-94页
第4章 主要变量间的数学均衡关系估计第94-114页
    4.1 模型变量和数据说明第94-96页
        4.1.1 模型变量分类第94-95页
        4.1.2 数据来源及说明第95-96页
    4.2 参照国一篮子指数的计算第96-102页
        4.2.1 参照国一篮子汇率指数第96-97页
        4.2.2 参照国一篮子贸易增速指数第97-98页
        4.2.3 参照国一篮子利率指数第98-99页
        4.2.4 参照国一篮子经济增速指数第99-100页
        4.2.5 参照国一篮子价格指数第100-102页
    4.3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ERF模型实证分析第102-106页
        4.3.1 ERF模型的设定第102-103页
        4.3.2 时变参数估计第103-106页
    4.4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ERT模型的实证分析第106-114页
        4.4.1 ERT模型设定第106-107页
        4.4.2 时变参数估计第107-114页
第5章 短期均衡汇率总模型:MOER模型构建与应用第114-144页
    5.1 短期均衡汇率决策模型的构建与仿真模拟第114-125页
        5.1.1 经济均衡及其优化标准第114-119页
        5.1.2 ERO模型与ERF、ERT模型的关系说明第119-120页
        5.1.3 ERO模型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确定第120-124页
        5.1.4 不同条件下的仿真模拟第124-125页
    5.2 多目标约束下的短期均衡汇率测算第125-131页
        5.2.1 多目标优化的约束条件讨论第125-129页
        5.2.2 多目标约束的短期均衡汇率方案模拟第129-131页
    5.3 增加预期条件下的短期均衡汇率测算第131-137页
        5.3.1 国外总指数加国内预期条件下的短期均衡汇率测算第132-134页
        5.3.2 国外分国别加国内预期条件下的短期均衡汇率测算第134-137页
    5.4 模拟结果分析第137-144页
        5.4.1 多目标约束下短期均衡汇率结果分析第137-143页
        5.4.2 增加预期条件下短期均衡汇率结果分析第143-144页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第144-148页
    6.1 研究结论第144-146页
    6.2 建议第146-147页
    6.3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第147-148页
附录第148-161页
    附表1 我国国内各经济变量季度数据表第148-150页
    附表2 参照国一篮子指数汇总表第150-152页
    附表3 相对指数实际值汇总表第152-154页
    附表4 ERF模型变系数表第154-155页
    附表5 ERT模型变系数表第155-157页
    附表6 国内各经济变量均衡值第157-159页
    附表7 相对指数均衡值第159-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1页
致谢第171-17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173-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养老保险统筹账户收支平衡的最优退休年龄研究
下一篇:政府干预、终极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