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

文学述行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10-14页
    (一) 文学述行理论在西方第10-11页
    (二) 文学述行理论在中国第11-13页
    (三) 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13-14页
第一章 文学话语的述行可能第14-18页
    1. 奥斯汀:否定文学话语的行事功能第14-15页
    2. 塞尔:作者意图是决定其话语虚构与否的唯一标准第15-16页
    3. 奥赫曼:文学是一种伪言语行为话语第16-18页
第二章 文学话语的述行方式第18-25页
    1. 费什:读者"行事"创造文学第19-20页
    2. 德里达:具有普遍可重复性的文学述行第20-23页
    3. 米勒:写作、阅读均有不可置疑的述行性第23-25页
第三章 文学述行的跨界研究第25-30页
    1. 巴特勒:性别述行第25-26页
    2.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第26-27页
    3. 布尔迪厄:文学场域第27-30页
第四章 文学述行理论的方法论特点第30-34页
    1. 跨学科:述行语与文化研究的契合第30-31页
    2. 阅读述行性与读者建构第31-32页
    3. 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结合第32-34页
结语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9页
致谢第39-40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李渔的焦虑--李渔生存状态研究
下一篇: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梭罗散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