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2-14页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1 小微企业的概念和特点 | 第14-15页 |
2.1.2 大型商业银行的概念界定 | 第15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贷配给理论 | 第15-16页 |
2.2.2 企业组织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 | 第16-17页 |
2.2.3 市场细分理论 | 第17页 |
2.2.4 规模经济理论和范围经济理论 | 第17-18页 |
2.3 文献综述 | 第18-23页 |
2.3.1 大型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模式及其比较优势研究 | 第18-21页 |
2.3.2 中小型小银行开展小微业务的比较优势研究 | 第21-23页 |
3 我国大型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模式分析 | 第23-33页 |
3.1 我国大型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模式—以建行为例 | 第23-29页 |
3.1.1 建行"信贷工厂"模式的特点和业务流程 | 第23-24页 |
3.1.2 建行"信贷工厂"模式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贷款成本的机制 | 第24-29页 |
3.2 我国大型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模式存在的不足 | 第29-33页 |
3.2.1 对小微企业尤其是微型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不足 | 第29-31页 |
3.2.2 小微企业"评分卡"技术不完善 | 第31-32页 |
3.2.3 小微企业信贷产品覆盖度较低、适应性较差 | 第32-33页 |
4 我国大型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33-46页 |
4.1 DEA方法介绍 | 第33-34页 |
4.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4-38页 |
4.2.1 指标选取 | 第34-35页 |
4.2.2 数据来源 | 第35-38页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8-46页 |
4.3.1 服务效率分析 | 第38-40页 |
4.3.2 盈利效率分析 | 第40-42页 |
4.3.3 综合效率分析 | 第42-46页 |
5 结论对策建议 | 第46-54页 |
5.1 结论 | 第46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46-54页 |
5.2.1 加快完善我国小微企业征信体系 | 第47-48页 |
5.2.2 发挥渠道优势推进客户结构调整、建立小微客户数据库 | 第48-49页 |
5.2.3 不断完善和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技术和风险管理系统 | 第49-50页 |
5.2.4 注重客户细分、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力度并实施分层营销 | 第50-52页 |
5.2.5 在集团内推广业务联动营销并建立交叉销售考核机制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