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农业合作形式论文--经济联合体论文

“水平—垂直”社会规范对还款履约行为的影响--基于简化信任实验的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1.3 概念界定第12-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页
        1.4.1 文献回顾第14页
        1.4.2 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第14页
        1.4.3 跨学科研究方法第14页
    1.5 文章内容和论文框架第14-17页
2 文献综述第17-27页
    2.1 P2P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第17-21页
        2.1.1 P2P互联网金融的起源第17-19页
        2.1.2 P2P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模式第19-20页
        2.1.3 P2P互联网金融的履约机制第20-21页
    2.2 社会偏好理论第21-24页
        2.2.1 互惠、利他及差异厌恶理论第21-23页
        2.2.2 社会规范理论第23页
        2.2.3 "程序公平"理论——"水平—垂直"社会规范第23-24页
    2.3 经典经济学实验第24-27页
3 研究切入点、思路和实验假设第27-32页
    3.1 研究切入点第27页
    3.2 现实问题简化第27-29页
    3.3 研究方法第29-30页
    3.4 实验假设第30-32页
4 实验设计和实验实施第32-46页
    4.1 实验设计第32-34页
        4.1.1 实验目的第32-33页
        4.1.2 实验原则第33页
        4.1.3 实验方法第33-34页
    4.2 实验参照与被试第34-35页
    4.3 实验说明第35-37页
    4.4 实验流程第37-41页
        4.4.1 规则评价第38页
        4.4.2 规定场景实验第38页
        4.4.3 约定场景实验第38-39页
        4.4.4 基线实验第39页
        4.4.5 第三方惩罚实验第39-41页
    4.5 实验变量设置及实验待检验假设第41-46页
        4.5.1 "水平—垂直"社会规范变量设置第41-42页
        4.5.2 履约偏好变量设置第42页
        4.5.3 风险偏好变量设置第42-43页
        4.5.4 利他偏好变量设置第43-44页
        4.5.5 规定、约定场景设置第44页
        4.5.6 方案H、方案L设置第44-45页
        4.5.7 实验待检验假设第45-46页
5 实验结果第46-72页
    5.1 实验基本情况第46-60页
        5.1.1 实验被试的描述性统计第46-47页
        5.1.2 实验各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47-50页
        5.1.3 实验履约率的描述性统计第50-60页
    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第60-67页
        5.2.1 全部样本多元回归分析第60-63页
        5.2.2 自利个体多元回归分析第63-65页
        5.2.3 利他个体多元回归分析第65-67页
    5.3 稳健性检验第67-70页
    5.4 实验结论第70-72页
6 结论第72-76页
    6.1 主要结论第72页
    6.2 对现实生活的启示第72-73页
    6.3 可能的创新点第73-75页
    6.4 不足及改进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附录A:实验说明第81-86页
附录B:实验界面第86-89页
附录C:学术成果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过度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现金股利行为的动因与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