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导论 | 第17-3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7-1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9-26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9-2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25-26页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 第26-3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6-2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9页 |
1.3.3 框架结构 | 第29-31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31-33页 |
1.4.1 可能的创新 | 第31-32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32-33页 |
2 内部控制的特质、属性与理论延伸 | 第33-54页 |
2.1 内部控制理论及方法 | 第33-40页 |
2.1.1 概念范畴和本质属性 | 第33-36页 |
2.1.2 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 第36-38页 |
2.1.3 作用原理与方法拓深 | 第38-40页 |
2.2 政府部门与内部控制 | 第40-46页 |
2.2.1 政府部门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关联 | 第40-42页 |
2.2.2 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的政府部门功能定位 | 第42-43页 |
2.2.3 地方财政部门内部控制的特殊性及复杂性 | 第43-46页 |
2.3 地方财政部门内部控制的理论阐释 | 第46-54页 |
2.3.1 地方财政部门内部控制特质 | 第46-48页 |
2.3.2 主体及客体的界定 | 第48-49页 |
2.3.3 内部控制的层次性 | 第49-51页 |
2.3.4 设计、执行与评价的循环 | 第51-54页 |
3 核心要素与运行机理:地方财政部门内部控制架构 | 第54-77页 |
3.1 核心要素的诠释 | 第54-61页 |
3.1.1 内部环境 | 第54-55页 |
3.1.2 风险评估 | 第55-57页 |
3.1.3 控制活动 | 第57-58页 |
3.1.4 信息与沟通 | 第58-60页 |
3.1.5 内部监督 | 第60-61页 |
3.2 目标设定与风险甄别 | 第61-65页 |
3.2.1 地方财政部门风险概述 | 第61-62页 |
3.2.2 目标设定与风险管理 | 第62-63页 |
3.2.3 风险识别及分析 | 第63-65页 |
3.3 基于风险评估的控制措施 | 第65-69页 |
3.3.1 单位层面风险控制 | 第65-67页 |
3.3.2 有效防范作业层面风险 | 第67-69页 |
3.4 动态监督与评价 | 第69-73页 |
3.4.1 内部监督机构及职责 | 第69-71页 |
3.4.2 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的结合 | 第71-72页 |
3.4.3 内部控制评价及缺陷认定 | 第72-73页 |
3.5 内部控制的实施条件 | 第73-77页 |
3.5.1 财政信息化的支撑作用 | 第73-74页 |
3.5.2 统筹协调现有的管理制度 | 第74-75页 |
3.5.3 内部审计机制的保驾护航 | 第75-77页 |
4 我国地方财政部门内部控制的现实考察 | 第77-103页 |
4.1 国外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经验总结 | 第77-82页 |
4.1.1 立法助力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发展 | 第77-78页 |
4.1.2 强化内部控制主体的重要责任 | 第78-79页 |
4.1.3 严格内部控制的业务流程管理 | 第79-80页 |
4.1.4 重视内部审计与监督评价 | 第80-82页 |
4.2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 第82-88页 |
4.2.1 内部控制的起步 | 第82-83页 |
4.2.2 企业内部控制的日趋成熟 | 第83-84页 |
4.2.3 内部控制引入政府管理 | 第84-86页 |
4.2.4 地方财政部门内部控制的成效 | 第86-88页 |
4.3 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 第88-96页 |
4.3.1 问卷基本情况概述 | 第88-89页 |
4.3.2 问卷描述性统计 | 第89-93页 |
4.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93-96页 |
4.4 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困境——以某财政局为例 | 第96-103页 |
4.4.1 内部环境有待优化 | 第97-98页 |
4.4.2 风险的不可控性 | 第98-99页 |
4.4.3 信息不对称加剧 | 第99-101页 |
4.4.4 监督评价乏力 | 第101-103页 |
5 地方财政部门内部控制的整体优化与流程规范 | 第103-123页 |
5.1 全局视阈:单位层面内部控制设计 | 第103-111页 |
5.1.1 健全地方财政部门组织架构 | 第103-104页 |
5.1.2 组织发展战略目标的明晰 | 第104-106页 |
5.1.3 构建组织文化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 第106-108页 |
5.1.4 规范决策审批程序 | 第108-109页 |
5.1.5 财政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 第109-110页 |
5.1.6 强化会计机构基础职能 | 第110-111页 |
5.2 流程视角:作业层面内部控制完善 | 第111-123页 |
5.2.1 财政预算管理的纵横兼控 | 第112-114页 |
5.2.2 政府采购业务的流程管理 | 第114-115页 |
5.2.3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 第115-117页 |
5.2.4 维护资产的价值与收益 | 第117-119页 |
5.2.5 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控制 | 第119-121页 |
5.2.6 细化合同签订、执行与结算 | 第121-123页 |
6 地方财政部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第123-140页 |
6.1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 第123-128页 |
6.1.1 内部控制有效性分析 | 第123-124页 |
6.1.2 全面整合观下的评价模式 | 第124-126页 |
6.1.3 内部控制评价的流程再造 | 第126-128页 |
6.2 基于单位层面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 | 第128-133页 |
6.2.1 识别单位层面重要的控制目标 | 第128-129页 |
6.2.2 设计与测试 | 第129-130页 |
6.2.3 可靠性模型的构建 | 第130-132页 |
6.2.4 评价实施要点 | 第132-133页 |
6.3 基于作业层面内部控制的测评设计 | 第133-140页 |
6.3.1 作业层面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测试 | 第134-135页 |
6.3.2 业务关键流程与评价指标 | 第135-137页 |
6.3.3 引入灰色关联理论 | 第137-138页 |
6.3.4 内部评价报告 | 第138-140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40-143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140-141页 |
7.2 展望 | 第141-14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143-144页 |
附录 | 第144-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