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产融结合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海尔为例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4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理论意义第11页
        二、实际意义第11-12页
    第三节 论文结构第12-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4-24页
    第一节 产融结合的概念界定第14-19页
        一、产融结合定义第14-16页
        二、产融结合发展程度和模式第16-19页
    第二节 企业价值的内涵及度量方法第19-22页
        一、企业价值的内涵第19-21页
        二、企业价值评价第21-22页
    第三节 产融结合与企业价值的相关研究第22-24页
第三章 产融结合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理论分析第24-33页
    第一节 企业产融结合发展的理论基础第24-27页
        一、资源基础理论第24-25页
        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第25页
        三、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第25-26页
        四、多元化经营理论第26-27页
        五、交易成本理论第27页
    第二节 企业产融结合发展的理论框架第27-33页
        一、产融结合对企业价值的重要性第27-29页
        二、产融结合发展的动因分析第29-31页
        三、产融结合影响企业价值的路径第31-33页
第四章 海尔产融结合案例分析第33-57页
    第一节 企业背景第33页
    第二节 海尔产融结合的过程第33-37页
        一、产业资本快速发展时期第33-34页
        二、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渗透时期第34-35页
        三、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博弈时期第35-36页
        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时期第36-37页
    第三节 产融结合影响企业价值的路径分析第37-39页
        一、产融结合程度不断扩大第37-38页
        二、获取投资收益第38-39页
    第四节 企业价值影响结果第39-55页
        一、报表层面第39-51页
        二、市场反应第51-55页
    第五节 案例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57-63页
    第一节 结论第57-59页
    第二节 建议第59-63页
        一、企业层面第59-61页
        二、政府层面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高送转”背后的利益输送--基于赛象科技的案例研究
下一篇:浙报传媒并购杭州边锋与上海浩方的绩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