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基于无监督学习技术的位置大数据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位置大数据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无监督学习方法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1-13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第13-20页
    2.1 基于GPS轨迹相关知识第13-15页
    2.2 聚类方法介绍第15-17页
    2.3 K均值聚类算法第17-18页
    2.4 DBSCAN聚类算法第18-20页
第三章 基于出租车轨迹数据的分析第20-37页
    3.1 轨迹数据介绍第20-26页
        3.1.1 数据的来源及结构第21-22页
        3.1.2 轨迹数据预处理第22-23页
        3.1.3 出行起止点的识别及结果第23-26页
    3.2 出行高峰时段分析第26-28页
    3.3 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第28-30页
        3.3.1 基于上车点的交通小区交通量第28页
        3.3.2 基于下车点的交通小区交通量第28-29页
        3.3.3 OD时空分布第29-30页
    3.4 最容易打车的路段实验第30-32页
    3.5 居民出行热点区域分析实验第32-35页
    3.6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出行方式识别第37-60页
    4.1 研究概述第37页
    4.2 模式识别中分类算法的研究第37-40页
        4.2.1 深度学习的引入第37-38页
        4.2.2 模式识别中分类算法第38-40页
    4.3 基于无监督学习的深度学习网络第40-51页
        4.3.1 基于受限玻尔兹曼机的无监督学习第40-47页
            4.3.1.1 RBM能量模型第40-43页
            4.3.1.2 基于对比散度的RBM快速学习算法第43-46页
            4.3.1.3 RBM模型的的评估第46-47页
        4.3.2 深度信念网络第47-50页
        4.3.3 评估指标的度量第50-51页
    4.4 出行方式识别实验第51-59页
        4.4.1 轨迹数据集介绍第51页
        4.4.2 轨迹段的特征量提取第51-52页
        4.4.3 基于深度学习的出行方式识别模型第52-54页
        4.4.4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54-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5.1 论文总结第60页
    5.2 后期工作与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南地区女红色彩在现代家纺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Spark的推荐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