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1.1.1 选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第14-16页 |
1.2.3 简要述评 | 第16-17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城乡教育一体化理论的相关研究与分析 | 第19-28页 |
2.1 新中国以来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概况 | 第19-23页 |
2.1.1 城市教育优先(1953年—2003年) | 第19-20页 |
2.1.2 城乡教育均衡并向城乡教育一体化试点探索(2003年—2009年) | 第20-22页 |
2.1.3 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试点(20102011年) | 第22页 |
2.1.4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正式提出和发展(2012年—至今) | 第22-23页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8页 |
2.2.1 教育公平 | 第23-24页 |
2.2.2 城乡教育均衡 | 第24-25页 |
2.2.3 城乡教育一体化 | 第25-28页 |
第3章 长沙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现状 | 第28-46页 |
3.1 长沙市基本情况介绍 | 第28-30页 |
3.1.1 长沙市经济社会概略 | 第28-29页 |
3.1.2 长沙市教育基本情况 | 第29-30页 |
3.2 长沙市义务教育主要指标达标情况 | 第30-37页 |
3.2.1 长沙市9个区县(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介绍 | 第30-33页 |
3.2.2 长沙市9个区县(市)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情况介绍 | 第33-35页 |
3.2.3 长沙市9个区县(市)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介绍 | 第35-37页 |
3.2.4 长沙市9个区县(市)公众满意度调查情况介绍 | 第37页 |
3.3 长沙市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 第37-46页 |
3.3.1 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普遍改善 | 第37-42页 |
3.3.2 城乡学生基本实现平等入学 | 第42-44页 |
3.3.3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逐步完善 | 第44-46页 |
第4章 长沙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6-53页 |
4.1 长沙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第46-50页 |
4.1.1 办学条件不均衡 | 第46-47页 |
4.1.2 师资队伍不均衡 | 第47-48页 |
4.1.3 学校生源不均衡 | 第48-49页 |
4.1.4 教育质量和发展环境不均衡 | 第49-50页 |
4.2 原因透视 | 第50-53页 |
4.2.1 各项教育管理制度执行困难 | 第50页 |
4.2.2 经费落实不力发展受到制约 | 第50-51页 |
4.2.3 市内县域之间发展不尽平衡 | 第51页 |
4.2.4 区县之间校际差距十分明显 | 第51页 |
4.2.5 有关教育资源分配相对失衡 | 第51-52页 |
4.2.6 教育观念及改革新趋势需求 | 第52-53页 |
第5章 推进长沙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第53-65页 |
5.1 理想目标 | 第53页 |
5.2 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和明确导向 | 第53-54页 |
5.2.1 基本原则 | 第53-54页 |
5.2.2 明确导向 | 第54页 |
5.3 外地发展的启示和意义 | 第54-55页 |
5.4 具体措施 | 第55-65页 |
5.4.1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 第55-57页 |
5.4.2 构建合理有效工作机制 | 第57-58页 |
5.4.3 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 | 第58-59页 |
5.4.4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力量 | 第59-61页 |
5.4.5 优化城乡教育质量评估 | 第61-62页 |
5.4.6 提高教育投入保障水平 | 第62-63页 |
5.4.7 结对帮扶促进均衡发展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 第69-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作者简介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