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二)理论意义 | 第12页 |
(三)现实意义 | 第12页 |
二、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 第16-20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一、网络反腐 | 第16页 |
二、网络舆论监督 | 第16页 |
三、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 第16-17页 |
四、反腐倡廉 | 第17页 |
第二节 网络反腐的特点 | 第17-19页 |
一、网络反腐安全性高 | 第17页 |
二、网络反腐交互性强 | 第17-18页 |
三、网络反腐抗干扰性强 | 第18页 |
四、网络反腐快捷高效 | 第18页 |
五、网络监督立体直观,生动形象 | 第18-19页 |
第三节 权力距离理论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云南省网络反腐现状分析 | 第20-32页 |
第一节 我国网络反腐的现状 | 第20-25页 |
一、运用网络反腐倡廉的氛围日渐浓厚 | 第20-21页 |
二、纪检监察机关借助网络信息开门办案的主动性增强 | 第21-23页 |
三、规制网络反腐的法制化程度提高 | 第23-24页 |
四、网络举报署实名率与查实率有所提升 | 第24-25页 |
五、网络诉求为广大群众打开方便之门 | 第25页 |
第二节 云南省网络反腐进程 | 第25-32页 |
一、云南省网络反腐工作与全国同步发展 | 第25-26页 |
二、纪检监察部门网络舆情反腐的自觉性提高 | 第26-28页 |
三、建立舆论平台,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 第28-30页 |
四、通过网络举报侦破重大反腐案件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云南省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2-42页 |
第一节 云南省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一、缺乏完善的法律支撑 | 第32页 |
二、网络反腐中的消极因素 | 第32-33页 |
三、缺乏权威性 | 第33页 |
四、缺乏治本性 | 第33-34页 |
五、缺乏保密性 | 第34页 |
第二节 网络反腐形成的一些不良后果 | 第34-42页 |
一、虚假舆情造成案件调查浪费时有发生 | 第34-35页 |
二、虚假舆情造成对干部伤害的情况时有发生 | 第35-36页 |
三、网络举报查办的大案相对较少 | 第36-37页 |
四、部分纪检监察部门对网络舆情关注度不高 | 第37-38页 |
五、网络信息的高速传播加大了案件调查的难度 | 第38-39页 |
六、造成这些后果的原因分析 | 第39-42页 |
第四章 国内外网络反腐的经验及借鉴 | 第42-49页 |
第一节 国内网络反腐典型案例分析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国外舆论监督和网络反腐发展历程及状况 | 第44-45页 |
第三节 云南省网络反腐与全国同步进行 | 第45-49页 |
第五章 完善云南省网络反腐的对策建议 | 第49-53页 |
第一节 转变观念,对网络反腐进行正确引导 | 第49页 |
第二节 建章立制,健全完善网上举报的法规体系 | 第49-50页 |
第三节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网络反腐办案水平 | 第50页 |
第四节 完善机制,切实强化对网络举报的管理 | 第50-51页 |
第五节 统筹规划,整合现有的网上举报资源 | 第51-52页 |
第六节 多策并举,提高网上举报的工作实效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