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1 作物矮化育种的研究 | 第10-12页 |
1.1.1 第一次绿色革命与矮生基因 | 第10-11页 |
1.1.2 玉米矮生基因的研究应用 | 第11-12页 |
1.2 玉米矮生基因的遗传 | 第12-14页 |
1.2.1 单基因矮生体系 | 第12-13页 |
1.2.2 多基因矮生体系 | 第13-14页 |
1.3 玉米矮生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第14-18页 |
1.3.1 作物功能基因的遗传定位方法 | 第14-16页 |
1.3.2 玉米矮生基因的定位研究 | 第16-17页 |
1.3.3 玉米矮生基因的克隆 | 第17-18页 |
1.4 作物矮化机理的研究 | 第18-22页 |
1.4.1 赤霉素合成途径 | 第19页 |
1.4.2 GA对GA生物合成的调控 | 第19-20页 |
1.4.3 其它激素对GA的调控 | 第20-21页 |
1.4.4 α-淀粉酶与GA的关系 | 第21-22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2-31页 |
2.1 供试材料 | 第22-23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3-31页 |
2.2.1 K123d与K123的表型鉴定 | 第23页 |
2.2.2 K123d对赤霉素敏感性实验 | 第23-26页 |
2.2.3 矮秆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26-27页 |
2.2.4 SSR分子标记基因定位 | 第27-30页 |
2.2.5 矮秆基因的同源克隆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3页 |
3.1 K123d与K123的表型差异 | 第31-32页 |
3.2 K123d对赤霉素的敏感性 | 第32-34页 |
3.2.1 外源赤霉素对K123d种子α-淀粉酶合成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2 外源赤霉素对K123d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 矮秆突变体株高的遗传分析 | 第34-37页 |
3.3.1 分离群体株高频率分布图 | 第34-36页 |
3.3.2 6个世代株高分析 | 第36-37页 |
3.4 矮秆基因d123的初步定位 | 第37-39页 |
3.4.1 多态性筛选结果 | 第37-38页 |
3.4.2 F_2隐性单株PCR扩增结果 | 第38-39页 |
3.4.3 矮秆基因d123连锁分析 | 第39页 |
3.5 矮秆基因d123的同源克隆 | 第39-43页 |
3.5.1 特异引物设计 | 第39-40页 |
3.5.2 PCR扩增结果 | 第40-41页 |
3.5.3 测序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4 讨论 | 第43-45页 |
4.1 矮秆突变体K123d的遗传特性 | 第43-44页 |
4.2 矮秆突变体K123d的矮化机制 | 第44-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