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 本文的框架及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4 论文力图实现的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第16-18页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17-18页 |
第2章 我国小微金融的现状及发展的必要性 | 第18-28页 |
2.1 小微金融的概念及我国小微金融总体概况 | 第18-19页 |
2.2 我国小微金融发展的现状 | 第19-26页 |
2.2.1 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状况 | 第19-20页 |
2.2.2 我国小微金融的需求状况分析 | 第20-21页 |
2.2.3 我国小微金融的供给状况分析 | 第21-26页 |
2.3 小微金融发展创新相关理论、方法 | 第26-28页 |
2.3.1 市场细分化理论 | 第26页 |
2.3.2 产品差异化理论 | 第26-27页 |
2.3.3 金融创新理论 | 第27-28页 |
第3章 常熟农商银行小微金融的创新研究 | 第28-36页 |
3.1 常熟农商银行创新模式下的现实意义 | 第28-29页 |
3.1.1 满足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 第28页 |
3.1.2 银行战略转型的必然选择 | 第28-29页 |
3.2 常熟农商银行小微金融业务创新 | 第29-32页 |
3.1.1 注重资产业务多元化发展 | 第29-30页 |
3.1.2 集中力度于小微市场 | 第30-32页 |
3.3 常熟农商银行小微金融创新改革方案及效果 | 第32-36页 |
3.3.1 小微金融创新改革方案 | 第32-34页 |
3.3.2 小微金融创新效果 | 第34-36页 |
第4章 常熟农商银行在小微金融业务发展与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第36-43页 |
4.1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小微金融产品多元化程度低 | 第36-37页 |
4.1.1 金融产品创新受限 | 第36页 |
4.1.2 同业恶性竞争严重 | 第36-37页 |
4.2 微贷技术水平低,缺乏风险管理体系 | 第37-38页 |
4.2.1 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37-38页 |
4.2.2 缺乏专门的小微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 第38页 |
4.3 小微贷款管理控制不严格 | 第38-40页 |
4.3.1 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上升 | 第38-39页 |
4.3.2 忽视了客户管理及维护的重要性 | 第39页 |
4.3.3 小微金融市场营销观念滞后 | 第39-40页 |
4.4 互联网小微金融市场有待完善 | 第40-41页 |
4.4.1 网络借贷的法律地位缺失 | 第40页 |
4.4.2 小微金融网络借贷的坏账风险防控差 | 第40-41页 |
4.4.3 小微金融网络借贷的市场准入标准和监督存在缺漏 | 第41页 |
4.5 小微金融创新环境约束 | 第41-43页 |
4.5.1 缺少相对宽松的金融监管体制 | 第41-42页 |
4.5.2 金融法规和秩序不完善 | 第42-43页 |
第5章 促进常熟农商银行小微金融发展与创新的政策建议 | 第43-54页 |
5.1 常熟农商行小微金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43-44页 |
5.1.1 挑战 | 第43-44页 |
5.1.2 机遇 | 第44页 |
5.2 促进我国小微金融发展与创新的对策 | 第44-54页 |
5.2.1 加快产品与营销创新 | 第44-46页 |
5.2.2 促进小微金融科技创新 | 第46-48页 |
5.2.3 强化经营管理创新 | 第48-50页 |
5.2.4 建立健全互联网小微金融法律框架 | 第50-52页 |
5.2.5 完善小微金融生态环境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