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上大跨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2.1 采空区的稳定性研究 | 第10-12页 |
1.2.2 采空区地基处理方法 | 第12-13页 |
1.2.3 采空区上方建筑结构破坏与加固 | 第13-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有限元法与结构模态分析 | 第17-35页 |
2.1 有限元理论与地震波的选择 | 第17-26页 |
2.1.1 有限元基本思想 | 第17-18页 |
2.1.2 ANSYS软件介绍 | 第18-20页 |
2.1.3 模型深度与单元选择 | 第20-22页 |
2.1.4 地震波的选择 | 第22-26页 |
2.2 模态分析 | 第26-35页 |
2.2.1 结构计算模型介绍 | 第26-29页 |
2.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2.2.3 模态分析基本过程 | 第31-35页 |
第3章 竖向地震波加载下大跨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第35-43页 |
3.1 工况1条件下动力时程分析 | 第35-38页 |
3.1.1 模型一的动力时程分析 | 第35-36页 |
3.1.2 模型二动力时程分析 | 第36页 |
3.1.3 模型三动力时程分析 | 第36-37页 |
3.1.4 模型四动力时程分析 | 第37-38页 |
3.2 工况2条件下动力时程分析 | 第38-43页 |
3.2.1 模型一的动力时程分析 | 第38-39页 |
3.2.2 模型二动力时程分析 | 第39-40页 |
3.2.3 模型三动力时程分析 | 第40页 |
3.2.4 模型四动力时程分析 | 第40-43页 |
第4章 水平向地震波加载下大跨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第43-61页 |
4.1 工况1条件下动力时程分析 | 第43-51页 |
4.1.1 模型一动力时程分析 | 第43-45页 |
4.1.2 模型二的动力时程分析 | 第45-47页 |
4.1.3 模型三动力时程分析 | 第47-49页 |
4.1.4 模型四动力时程分析 | 第49-51页 |
4.2 工况2条件下动力时程分析 | 第51-60页 |
4.2.1 模型一的动力时程分析 | 第51-53页 |
4.2.2 模型二动力时程分析 | 第53-56页 |
4.2.3 模型三动力时程分析 | 第56-58页 |
4.2.4 模型四动力时程分析 | 第58-6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介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