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规制民间融资的法理探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1 对民间融资进行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第11-18页 |
·民间融资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 第11-13页 |
·纠纷频发影响社会稳定 | 第11-12页 |
·影响国家宏观政策效果 | 第12页 |
·高利率加重企业经营负担 | 第12-13页 |
·放债牟利效应影响实体经营 | 第13页 |
·我国民间融资监管方面存在诸多缺失 | 第13-18页 |
·法律监管缺乏针对性 | 第13-14页 |
·监管主体与措施不明确 | 第14-15页 |
·与非法集资的界限不明确 | 第15-16页 |
·法律责任体系不完整 | 第16-18页 |
2 政府监管民间融资的合理性分析 | 第18-27页 |
·民间融资监管主体的选择 | 第18-23页 |
·以银监会为监管主体 | 第18-19页 |
·中国人民银行及各地支行为监管主体 | 第19页 |
·多主体联合监管 | 第19-20页 |
·以政府为监管主体 | 第20-23页 |
·选择政府为民间融资监管主体的法理分析 | 第23-27页 |
·政府负有规制民间融资行为的法定职责 | 第23-24页 |
·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决定其拥有对民间融资的监管权 | 第24页 |
·金融监管权的法律属性决定政府对民间融资的监管权 | 第24-25页 |
·当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决定政府应对民间融资进行规制 | 第25-26页 |
·民间融资的区域化特征决定其应当由地方政府监管 | 第26-27页 |
3 政府监管民间融资的理念与原则 | 第27-35页 |
·民间融资的监管目标 | 第27-28页 |
·民间融资的监管理念 | 第28-30页 |
·民间融资的监管原则 | 第30-35页 |
·经济安全原则 | 第30-31页 |
·依法监管原则 | 第31-32页 |
·适度监管原则 | 第32-33页 |
·绩效监管原则 | 第33-35页 |
4 政府规制民间融资的范围与方式 | 第35-42页 |
·监管范围的确定 | 第35-36页 |
·对民间融资组织的规范 | 第36-40页 |
·民间融资组织存在的风险 | 第36-38页 |
·民间融资组织的规制方法 | 第38-40页 |
·对民间直接借贷的规范 | 第40-42页 |
·民间直接借贷存在的风险 | 第40页 |
·民间直接借贷的规制方法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