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盟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立法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8页 |
一、转基因食品标识相关理论 | 第8-13页 |
(一)转基因食品标识相关概念 | 第8-10页 |
1.转基因食品 | 第8-9页 |
2.转基因食品标识 | 第9-10页 |
(二)转基因食品标识的理论及现实依据 | 第10-13页 |
1.理论依据 | 第10-11页 |
2.现实依据 | 第11-13页 |
二、中国与欧盟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之立法比较 | 第13-23页 |
(一)中国与欧盟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之立法概况比较 | 第13-14页 |
1.中国与欧盟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之立法方式 | 第13页 |
2.中国与欧盟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之立法原则 | 第13-14页 |
(二)中国与欧盟转基因食品标识立法之具体制度比较 | 第14-18页 |
1.具体制度的相似性 | 第14-15页 |
2.具体制度的差异性 | 第15-18页 |
(三)中国与欧盟转基因食品标识立法差异性成因分析 | 第18-20页 |
1 宗教文化因素 | 第18页 |
2.技术发展程度 | 第18-19页 |
3.经济因素 | 第19-20页 |
(四)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立法的弊端 | 第20-23页 |
1.缺乏上阶位专门性立法 | 第20页 |
2.具体法律规定不足 | 第20-22页 |
3.法定监管主体单一,职能有待完善 | 第22页 |
4.公众参与度低 | 第22-23页 |
5.法律责任过轻,惩罚手段单一 | 第23页 |
三、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立法的建议 | 第23-29页 |
(一)制定高位阶的专门性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法 | 第23-25页 |
1.采用概括与列举式并举的方式扩展强制标识的范围 | 第23-24页 |
2.规范标识的形式 | 第24页 |
3.明确强制标识的阈值 | 第24-25页 |
4.细化标识的内容 | 第25页 |
(三)完善法定监管主体及其职能 | 第25-26页 |
(四)加强法律监管的公众参与 | 第26页 |
1.立法参与 | 第26页 |
2.监管过程的透明化 | 第26页 |
(五)加大处罚力度,丰富处罚手段 | 第26-29页 |
1.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 第27页 |
2.增加民事法律责任承担形式 | 第27页 |
3.增加刑事责任的规定 | 第27-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注释 | 第30-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