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滤机液压系统动态特性和控制方法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压滤机的起源及发展 | 第11-12页 |
·压滤机的起源 | 第11页 |
·压滤机的发展 | 第11-12页 |
·板框压滤机的结构 | 第12-14页 |
·机架 | 第13页 |
·压紧机构 | 第13-14页 |
·过滤机构 | 第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2 压滤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 第15-32页 |
·压滤机液压系统的工艺流程 | 第15页 |
·压滤机液压系统执行元件的给定参数 | 第15-16页 |
·拟定设计方案 | 第16-20页 |
·油路循环方式的分析与选择 | 第17页 |
·调速方案的分析与选择 | 第17-18页 |
·液压动力源分析与选择 | 第18-19页 |
·液压回路的分析、选择与合成 | 第19页 |
·液压系统原理图拟定 | 第19-20页 |
·执行元件计算与选择 | 第20-22页 |
·主油缸计算与选择 | 第20-21页 |
·翻板油缸计算与选择 | 第21页 |
·拉板马达计算与选择 | 第21-22页 |
·液压泵的计算与选择 | 第22-26页 |
·主油缸液压泵选择 | 第22-24页 |
·翻板油缸液压泵选择 | 第24-25页 |
·拉板马达液压泵选择 | 第25-26页 |
·液压辅件的计算与选择 | 第26-31页 |
·确定管件的尺寸 | 第26-27页 |
·确定油箱的容积 | 第27-28页 |
·确定回油滤油器的型号 | 第28-29页 |
·确定蓄能器的型号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压滤机的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32-38页 |
·压滤机的液压系统各阶段工作原理 | 第32-37页 |
·翻板闭合待机阶段 | 第33-34页 |
·主油缸压紧滤板保压阶段 | 第34页 |
·进料过滤、压榨阶段 | 第34-35页 |
·主油缸泄压阶段 | 第35页 |
·翻板打开阶段 | 第35页 |
·滤板松开阶段 | 第35-36页 |
·拉板马达卸料阶段 | 第36-37页 |
·压滤机液压系统各阶段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压滤机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 | 第38-57页 |
·AMESim软件简介 | 第38-39页 |
·AMESim软件的特点 | 第38-39页 |
·主油缸压紧保压阶段的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 第39-45页 |
·主油缸压紧保压阶段液压系统的建模仿真 | 第40-41页 |
·压紧过程主油缸的动态特性分析 | 第41-42页 |
·主油缸压紧保压阶段蓄能器的动态特性分析 | 第42-44页 |
·蓄能器对主油缸压紧保压阶段液压系统影响 | 第44-45页 |
·主油缸泄压返回阶段的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 第45-49页 |
·主油缸泄压返回阶段液压系统的建模仿真 | 第46-48页 |
·主油缸泄压返回过程液压缸的动态特性分析 | 第48页 |
·主油缸泄压返回阶段系统压力变化 | 第48-49页 |
·拉板马达卸料阶段的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 第49-56页 |
·拉板马达卸料阶段液压系统的建模仿真 | 第50-52页 |
·拉板马达空载时输出量分析 | 第52-53页 |
·拉板马达瞬间启动时输出量分析 | 第53-54页 |
·负载的转动惯量对拉板马达输出量影响 | 第54-55页 |
·双单向节流阀压降对拉板马达输出量影响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压滤机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 | 第57-63页 |
·PLC对压滤机的控制 | 第57-59页 |
·PLC概述 | 第57-58页 |
·PLC的特点 | 第58页 |
·S7-200系列PLC的主要特点 | 第58-59页 |
·压滤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59-62页 |
·S7-200型PLC对压滤机进行自动控制的设计 | 第59-61页 |
·压滤机动作顺序 | 第61页 |
·输入输出元件的选择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页 |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作者简历 | 第68-7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