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露天采矿场景观再生规划设计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案例分析法 | 第12页 |
·实地调研法 | 第12-13页 |
2 矿区废弃地相关概述和理论 | 第13-16页 |
·矿区废弃地相关概述 | 第13-14页 |
·矿区废弃地相关概念 | 第13页 |
·矿区废弃地主要类型 | 第13页 |
·矿区废弃地特性 | 第13-14页 |
·矿区废弃地景观再生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景观生态学 | 第14-15页 |
·恢复生态学 | 第15页 |
·景观再生理论 | 第15-16页 |
·景观美学 | 第16页 |
·旅游心理学 | 第16页 |
3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 第16-2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国外对于矿区废弃地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国内对于矿区废弃地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国内外案例分析 | 第18-21页 |
·英国伊甸园工程 | 第18页 |
·德国科特布斯露天矿区改造项目 | 第18-19页 |
·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第19-20页 |
·唐山南湖公园 | 第20页 |
·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 | 第20-21页 |
4 矿区废弃地再生景观的处理手法和工程技术 | 第21-24页 |
·景观再生处理手法 | 第21-22页 |
·地表痕迹处理 | 第21页 |
·废弃矿业设施处理 | 第21页 |
·废弃矿业材料再利用 | 第21-22页 |
·废弃矿坑的再利用 | 第22页 |
·植被恢复与种植 | 第22页 |
·生态处理 | 第22页 |
·工程技术支撑 | 第22-24页 |
·土壤修复技术 | 第22-23页 |
·植被恢复技术 | 第23页 |
·水处理技术 | 第23-24页 |
5 紫金山露天采矿场景观再生规划设计 | 第24-54页 |
·区域背景 | 第24-27页 |
·区位分析 | 第24-25页 |
·基地分析 | 第25-26页 |
·场地现状分析 | 第26-27页 |
·上位规划 | 第27-28页 |
·对紫金山国家矿山公园总体规划的解读 | 第27-28页 |
·对紫金山国家矿山公园总体规划的衔接 | 第28页 |
·规划原则 | 第28-30页 |
·规划原则 | 第28-29页 |
·规划依据 | 第29页 |
·规划目标 | 第29-30页 |
·设计定位与构思 | 第30页 |
·设计定位 | 第30页 |
·设计构思 | 第30页 |
·露天采矿场总体规划 | 第30-41页 |
·概念演变图 | 第30-31页 |
·总平面图 | 第31-32页 |
·空间结构规划 | 第32-33页 |
·功能分区规划 | 第33-34页 |
·景观节点规划 | 第34-36页 |
·道路系统规划 | 第36页 |
·竖向规划 | 第36-37页 |
·基础设施规划 | 第37-40页 |
·建筑规划 | 第40-41页 |
·分区规划 | 第41-45页 |
·入口规划 | 第41-42页 |
·观光休闲中心规划 | 第42-43页 |
·滑索体验广场规划 | 第43页 |
·极限挑战广场规划 | 第43-44页 |
·生态湖规划 | 第44-45页 |
·分期建设规划 | 第45页 |
·近期建设规划 | 第45页 |
·中期建设规划 | 第45页 |
·远期建设规划 | 第45页 |
·绿化规划 | 第45-53页 |
·绿面规划 | 第46页 |
·绿线规划 | 第46页 |
·节点绿化规划 | 第46-47页 |
·滨水绿化规划 | 第47页 |
·植被种植策略 | 第47-49页 |
·树种选择 | 第49-53页 |
·游人容量计算 | 第53-54页 |
·经济技术指标 | 第54页 |
6 研究结论 | 第54-56页 |
·思考 | 第54页 |
·总结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