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6页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7页 |
二、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 第7-12页 |
三、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案 | 第13-14页 |
五、内容框架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政府传播能力及其构成 | 第16-25页 |
·传播生态论视野下的政府传播能力提出 | 第16页 |
·政府传播能力的构成 | 第16-25页 |
·政府传播能力的简要分类 | 第16-19页 |
·政府传播能力的构成要素 | 第19-25页 |
第二章 历史视野下中国政府传播能力构成要素变迁分析 | 第25-36页 |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传播能力构成分析 | 第25-28页 |
·建国后中国政府传播能力构成分析(前三十年) | 第28-32页 |
·建国后中国政府传播能力构成分析(后三十年) | 第32-36页 |
第三章 当前中国政府传播能力构成现状分析 | 第36-44页 |
·当前中国政府传播能力的环境要素 | 第36-37页 |
·当前中国政府传播能力的资源要素 | 第37-38页 |
·当前中国政府传播能力的主体要素 | 第38-40页 |
·当前中国政府传播能力的媒介要素 | 第40-41页 |
·当前中国政府传播能力的内容要素 | 第41-42页 |
·当前中国政府传播能力的对象要素 | 第42页 |
·当前中国政府传播能力的效能要素 | 第42-43页 |
·当前中国政府传播能力的管理要素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7页 |
·实现环境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 第44-45页 |
·推进主体和对象的高效互动 | 第45页 |
·改善和发展媒介和内容 | 第45页 |
·提升和加强效能和管理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