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水生植物学论文

大鹏澳海域微表层与次表层浮游植物光合色素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2页
   ·海洋浮游植物第8-11页
     ·浮游植物定义第8页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8-11页
       ·光照第8-9页
       ·温度第9页
       ·盐度第9页
       ·营养盐第9-10页
       ·人类活动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10-11页
   ·海洋微表层概况第11-14页
     ·海洋微表层的定义及生态学意义第11-12页
     ·微表层的采样方法第12页
     ·微表层的性质第12-13页
     ·微表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第13-14页
   ·浮游植物定性定量方法第14-20页
     ·常见的定性定量研究方法第14-16页
     ·浮游植物光合色素化学分类法第16-20页
       ·浮游植物色素第16-18页
       ·高效液相色谱色素分析技术第18-19页
       ·基于HPLC色素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第19-20页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水产养殖对水体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影响第22-39页
   ·材料与方法第22-28页
     ·采样时间与站位第22-23页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方法第23页
     ·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HPLC分析第23-27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7-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35页
     ·研究海域环境特征第28-30页
     ·粒径分级Chl a的时空变化第30-31页
     ·养殖期与非养殖期浮游植物色素比较第31-33页
     ·牡蛎养殖期浮游植物光合色素消耗指数第33-34页
     ·色素浓度与环境因子第34-35页
   ·讨论第35-38页
     ·牡蛎养殖对粒径分级色素时空分布的影响第35-36页
     ·牡蛎养殖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及其食性分析第36-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大鹏澳海域微表层浮游植物光合色素时空分布第39-53页
   ·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采样站位第39页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第39页
     ·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HPLC分析第39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9-40页
   ·结果与分析第40-50页
     ·微表层环境特征第40页
     ·微表层浮游植物色素组成与时空分布第40-47页
     ·大鹏澳海域光合色素的富集第47-50页
   ·讨论第50-52页
   ·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大鹏澳海域微表层和次表层浮游植物光合色素日变化第53-69页
   ·材料与方法第53页
     ·采样站位第53页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方法第53页
     ·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HPLC分析第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65页
     ·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冬季日变化特征第53-59页
       ·冬季大鹏澳海域环境特征第53-54页
       ·冬季大鹏澳海域浮游植物色素组成与分布第54-57页
       ·微表层对光合色素的富集第57-59页
     ·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夏季日变化特征第59-65页
       ·夏季大鹏澳海域环境特征第59-60页
       ·夏季大鹏澳海域浮游植物色素组成与时空分布第60-62页
       ·微表层对光合色素的富集第62-65页
   ·讨论第65-67页
   ·小结第67-69页
第五章 总结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83页
研究期间科研成果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拟球藻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及去饱和酶功能的研究
下一篇:三角褐指藻分批培养中脂质累积变化的分子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