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唐宋义兴蒋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中文提要第1-15页
ABSTRACT第15-19页
绪论第19-29页
 第一节 学术史的回顾与问题的确立第20-24页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24-27页
  一、家族与宗族第25页
  二、姓与氏第25-26页
  三、文学世家与文学家族第26-27页
 第三节 研究途径与方法第27-29页
第一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发展轨迹第29-65页
 第一节 蒋氏家族渊源世系考第29-39页
  一、汉阳期思蒋氏宗史第32-33页
  二、杜陵蒋氏世表第33-39页
 第二节 蒋氏家族历史上的三次发展高潮第39-59页
  一、蒋氏发展的第一次高潮:汉末魏晋第40-45页
  二、蒋氏发展的第二次高潮:唐宋第45-58页
  三、蒋氏发展的第三次高潮:明清第58-59页
 第三节 蒋氏家族三次发展高潮原因的探究第59-65页
  一、随时代更替成功转型第60-61页
  二、家教第61-63页
  三、迁徙第63-65页
第二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宗谱研究第65-93页
 第一节 蒋氏家族宗谱概述第66-70页
 第二节 编撰者与凡例、谱序第70-79页
  一、编撰者第70-75页
  二、凡例第75-76页
  三、谱序第76-79页
 第三节 像赞与古迹、茔墓录第79-89页
  一、像赞第79-81页
  二、古迹第81-83页
  三、茔墓录第83-89页
 第四节 蒋氏家族的家训与家规第89-93页
  一、对家族成员伦理关系方面的规范第89-90页
  二、对家族子弟教育方面的规范第90-91页
  三、对家族子弟婚配方面的规范第91页
  四、对丧礼祭祀方面的规范第91-92页
  五、对家族成员言行、修养、睦邻等方面的规范第92-93页
第三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姻亲与交游第93-125页
 第一节 蒋氏家族的姻亲第93-102页
 第二节 蒋氏家族的交游第102-117页
 第三节 蒋氏家族中的女性第117-125页
  一、蒋氏女性的懿容闺范第118-120页
  二、寡母课子:庆国夫人与蒋氏中兴第120-122页
  三、诗酒风流:蒋氏家族女性与文学第122-125页
第四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科举与为官第125-171页
 第一节 蒋氏家族的科举概况第126-135页
 第二节 蒋氏家族科举盛况的分析以及科举对其家族的影响第135-144页
 第三节 蒋氏家族的仕宦概况第144-151页
  一、一门五相第144-146页
  二、唐代蒋氏刺史考第146-147页
  三、祖孙三代守苏杭、任转运使、发运使第147-148页
  四、蒋氏三人分司东都第148-151页
 第四节 蒋氏家族的仕宦政绩第151-160页
  一、军事与戡乱第153-155页
  二、理财、谏议与水利漕运第155-158页
  三、教化与举荐人才第158-160页
 第五节 战乱对蒋氏家族的影响第160-163页
 第六节 党争对蒋氏家族的影响第163-171页
  一、牛李党争第164-165页
  二、变法之争第165-168页
  三、主战主和之争第168-171页
第五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家风第171-186页
 第一节 家族图腾:三径竹第172-174页
 第二节 蒋氏家族的忠君孝亲第174-177页
 第三节 蒋氏家族的兄友弟恭第177-180页
 第四节 蒋氏家族的隐逸传统第180-186页
第六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家学第186-220页
 第一节 蒋氏家族的儒学修养第186-196页
 第二节 蒋氏家族的史学传统第196-202页
 第三节 蒋氏家族的佛学成就第202-207页
 第四节 蒋氏家族的医学盛事第207-209页
 第五节 蒋氏家族的书画造诣第209-220页
第七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文献第220-234页
 第一节 蒋氏的家族史研究文献与谱牒研究文献第220-226页
 第二节 蒋氏家族的其他研究文献第226-234页
第八章 义兴蒋氏家族的文学第234-264页
 第一节 蒋氏家族文学情况概述第234-248页
  一、蒋氏的赋第235-239页
  二、蒋氏的诗歌第239-246页
  三、蒋氏的家族文学活动与述祖德诗第246-248页
 第二节 蒋氏家族的诗文辑佚第248-256页
  一、佚诗第248-251页
  二、佚文第251-256页
 第三节 地域环境对蒋氏家族文学创作的影响第256-264页
第九章 蒋之奇研究第264-301页
 第一节 蒋之奇生平考第264-272页
 第二节 蒋之奇诗文考第272-285页
  一、题刻与题刻诗第273-275页
  二、诗与民俗第275-285页
 第三节 蒋之奇与佛教第285-301页
  一、蒋之奇与《香山大悲菩萨传》第285-288页
  二、蒋之奇与《泗州普照国师传》第288-294页
  三、蒋之奇的其他佛学著述第294-297页
  四、蒋之奇与名僧的交游第297-301页
第十章 蒋捷研究第301-329页
 第一节 宋代理学影响下的《竹山词》第301-317页
  一、蒋捷与理学的渊源第302-304页
  二、崇陶源于“孔颜之乐”第304-307页
  三、以气节自许第307-311页
  四、严于“华夷之辨”第311-313页
  五、以理节情第313-317页
 第二节 基层写作:蒋捷漂泊行迹与《竹山词》创作考辨第317-329页
结语第329-335页
附录一:唐代蒋氏大事记第335-347页
附录二:蒋之奇年表第347-356页
参考文献第356-371页
致谢第371-3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372-37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倩况表第373页

论文共3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少室山房笔丛》研究
下一篇:自我认同视野下的“80后”青春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