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生物质 | 第11页 |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技术 | 第11-12页 |
·生物油 | 第12-14页 |
·生物油组成 | 第12-13页 |
·生物油用途 | 第13-14页 |
·生物油精制工艺 | 第14-18页 |
·催化加氢 | 第14-15页 |
·催化裂化 | 第15-16页 |
·溶剂添加和酯化 | 第16-17页 |
·乳化 | 第17-18页 |
·蒸汽重整 | 第18页 |
·共炼制技术 | 第18页 |
·生物油催化裂化过程中催化剂失活动力学模型 | 第18-21页 |
·生物油催化裂化过程催化剂失活类型 | 第18-19页 |
·催化剂结焦类型 | 第19页 |
·催化剂失活动力学 | 第19-21页 |
·内扩散对生物油催化裂化过程的影响 | 第21页 |
·生物油分析方法以及分子结构模型建立 | 第21-23页 |
·柱色谱分离法 | 第21-22页 |
·气相色谱质谱法 | 第22-23页 |
·分子结构模型 | 第23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生物油共炼制过程中催化剂失活动力学 | 第25-35页 |
·背景 | 第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8页 |
·原料与催化剂 | 第25-26页 |
·反应设备与流程 | 第26-27页 |
·分析仪器与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模型建立 | 第30-31页 |
·催化剂失活动力学 | 第30页 |
·结焦量经验公式 | 第30-31页 |
·模型求解 | 第31-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生物油共炼制传递过程对反应的影响 | 第35-44页 |
·前言 | 第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催化剂与反应原料 | 第35-36页 |
·实验流程 | 第36页 |
·产物分析 | 第3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38页 |
·不同温度和催化剂粒径条件下的液体收率 | 第36-38页 |
·效率因子计算方法 | 第38-39页 |
·反应动力学方程 | 第38页 |
·内部效率因子 | 第38-39页 |
·计算结果 | 第39-43页 |
·反应动力学方程求解 | 第39-40页 |
·Thiele模数和计算内扩散效率因子 | 第40-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生物油与催化裂解精制油组分和分子结构 | 第44-62页 |
·前言 | 第44页 |
·实验操作与检测仪器 | 第44-47页 |
·精制生物油制备 | 第44页 |
·柱色谱分离法实验操作 | 第44-45页 |
·使用仪器及操作参数 | 第45-47页 |
·检测结果与讨论 | 第47-59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7-48页 |
·GC-MS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生物油和精制生物油的元素分析以及凝胶渗透色谱检测结果 | 第56-57页 |
·核磁共振结果 | 第57-59页 |
·分子结构模型推算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