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结构、器件论文

FePc/MoO_x(x≤3)界面电子结构及有机分子取向的磁场调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9页
   ·概述第13-20页
     ·有机电子学的发展第13页
     ·有机半导体薄膜器件的发展第13-20页
   ·OLED中有机、无机半导体材料的研究现状第20-29页
     ·OSC材料分类第20-23页
     ·金属酞菁分子在OLED中的使用第23-25页
     ·过渡金属氧化物在OLED中的使用第25-26页
     ·金属酞菁分子的取向性研究第26-29页
   ·过渡金属氧化物/有机半导体界面研究的意义第29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29-31页
 参考文献第31-39页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实验方法第39-57页
   ·同步辐射简介第39-40页
   ·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SRPES)第40-46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产生与发展第40-41页
     ·SRPES的基本原理第41-43页
     ·SRPES测定样品表面功函数第43-45页
     ·SRPES测量有机薄膜厚度第45页
     ·SRPES测量过程中的荷电校正第45-46页
   ·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NEXAFS)第46-49页
     ·NEXAFS基本原理第46-47页
     ·NEXAFS数据的归一化处理第47页
     ·NEXAFS研究有机分子取向第47-49页
   ·Raman光谱第49-50页
     ·Raman散射第49页
     ·Raman光谱判断有机分子取向第49-50页
   ·实验设备介绍第50-54页
     ·NSRL表面物理实验站第50-51页
     ·BSRF光电子能谱实验站第51-52页
     ·NSRRC光电子能谱实验站第52-53页
     ·CAS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第三章 FePc/MoO_3/ITO界面电子结构及能级排列第57-73页
   ·前言第57页
   ·实验细节第57-58页
   ·结果与讨论第58-67页
     ·源材料及所成薄膜的性状表征第58-60页
     ·MoO_3功函数的测量第60-62页
     ·FePc在3nm MoO_3上的生长第62-63页
     ·FePc在3nm MoO_x上的生长第63-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第四章 FePC/MoO_x(x<3)界面相互作用第73-97页
   ·前言第73-74页
   ·实验细节第74-75页
   ·结果与讨论第75-91页
     ·MoO_3薄膜的热还原研究第75-78页
     ·MoO_x的稳定性研究第78-79页
     ·薄膜形貌及分子取向研究第79-81页
     ·FePc/MoO_x界面电子结构及相互作用分析第81-90页
     ·FePc/MoO_3(x≤3)样品I-V曲线第90-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7页
第五章 强磁场下的FePc分子取向生长研究第97-111页
   ·前言第97-98页
   ·实验细节第98页
   ·结果与讨论第98-106页
     ·MPc的磁性第98-99页
     ·FePc的磁性测试第99-100页
     ·FePc于磁场中在Si<111>表面的生长第100-104页
     ·FePc于磁场中在Cu衬底表面的生长第104-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1-115页
   ·全文总结第111-112页
   ·展望第112-115页
致谢第115-11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7-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合物—石英复合光纤的制备及其温度响应性质的研究
下一篇:分子体系及半导体微纳结构的超快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