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完善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一、引言第6-10页
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作用机制第10-18页
 (一) “犯罪记录”的概念第11-12页
  1.“犯罪记录”的界定第11页
  2.“犯罪记录”的内容第11-12页
  3.作为对客观事实的记载,犯罪记录不能够被消灭,但可以被管控第12页
 (二) “封存”的概念第12-13页
 (三) 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作用机制第13-18页
  1.“犯罪记录”的功能在于提供信息第13页
  2.“封存”的功能在于阻却犯罪记录被获知第13页
  3.封存犯罪记录对未成年犯罪人的社会评价结论的影响第13-15页
  4.须对未成年犯罪人权利和社会公共利益再平衡第15-18页
三、现行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8-27页
 (一) 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多元化管理影响封存实效第18-19页
  1.犯罪记录的制作、保存机关分散,不利于犯罪记录统一管理第18页
  2.犯罪记录查询的审查机关多元,不利于犯罪记录封存第18-19页
 (二)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缺失有效监督与救济程序第19-22页
  1.监督制度内容单薄第19-20页
  2.责任追究机制亟待完善第20-21页
  3.缺乏对犯罪记录被封存者的救济程序第21-22页
 (三) 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与其他法律规范间存在冲突第22-24页
 (四) 封存制度适用范围的确定不尽合理第24-27页
  1.以“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为唯一判断标准欠缺合理性第24-26页
  2.该制度的适用范围被确定得过于狭窄第26-27页
四、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完善建议第27-35页
 (一) 应构建一元化管理的犯罪记录查询制度第27-30页
  1.一元化管理模式的合理性第27-29页
  2.应当将公安机关确立为犯罪记录查询制度的管理主体第29-30页
 (二) 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监督救济程序第30-32页
  1.明确检察院的监督主体地位,设立具体的监督程序第30页
  2.强化责任追究机制第30-31页
  3.积极构建对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救济程序第31-32页
 (三) 综合考量社会公共利益与罪犯个人利益,分级管理犯罪记录第32-35页
  1.对犯罪记录分级时应当予以考虑的要素第32-33页
  2.对犯罪记录分级管理第33页
  3.将“违法记录”也纳入封存制度管理范围,严格限制查询、使用第33-34页
  4.若犯罪记录被封存,查询后获得的答复应为中立性的表述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致谢第37-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
下一篇:论品格的证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