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边中跨比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设计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连续刚构桥发展概述 | 第9-10页 |
·国内连续刚构桥发展概述 | 第9页 |
·国外连续刚构桥发展概述 | 第9-10页 |
·连续刚构桥的结构特点 | 第10-11页 |
·常规连续刚构桥的结构特点 | 第10页 |
·山区高边中跨比连续刚构桥的结构特点 | 第10-11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本文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连续刚构桥的病害 | 第12-23页 |
·连续刚构桥底板崩裂 | 第12-13页 |
·崩裂的原因 | 第12-13页 |
·崩裂的防治措施 | 第13页 |
·连续刚构桥腹板裂缝 | 第13-18页 |
·腹板裂缝的原因 | 第14-17页 |
·腹板裂缝防治措施 | 第17-18页 |
·连续刚构桥跨中下挠 | 第18-22页 |
·下挠的原因 | 第18-21页 |
·下挠的预防措施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高边中跨比连续刚构桥设计与施工 | 第23-34页 |
·高边中跨比连续刚构桥的设计 | 第23-25页 |
·配束原则 | 第23页 |
·不对称节段设置 | 第23-24页 |
·合龙段的长度 | 第24页 |
·预应力配束 | 第24-25页 |
·高边中跨比连续刚构桥的施工 | 第25-26页 |
·不对称节段的施工 | 第25-26页 |
·边跨现浇段施工 | 第26页 |
·分析实例:某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26-33页 |
·工程概况 | 第26-27页 |
·某大桥设计 | 第27-29页 |
·小湾大桥施工 | 第29-30页 |
·小湾大桥有限元建模 | 第30-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连续刚构桥配重分析 | 第34-45页 |
·配重的作用 | 第34-36页 |
·平衡T构受力 | 第34-35页 |
·防止梁体扰动 | 第35页 |
·调整梁体标高 | 第35页 |
·调整后期桥梁应力 | 第35-36页 |
·配重的设置 | 第36-38页 |
·配重的方法 | 第36-37页 |
·配重的位置选择 | 第37页 |
·配重的大小 | 第37-38页 |
·配重的释放 | 第38页 |
·施工配重分析 | 第38-44页 |
·浇筑不对称梁段配重分析 | 第38-40页 |
·边跨合龙配重分析 | 第40页 |
·横向配重分析 | 第40-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合龙工序研究 | 第45-79页 |
·常见合龙工序 | 第45页 |
·合龙温度的选取 | 第45-50页 |
·温度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 第45-46页 |
·温度应力的计算 | 第46-49页 |
·合龙温度的选取 | 第49-50页 |
·顶推力的取值 | 第50-56页 |
·顶推的目的 | 第50-51页 |
·顶推力的计算原理 | 第51-53页 |
·顶推力的计算 | 第53-55页 |
·顶推力可行性验证 | 第55-56页 |
·顶推的控制 | 第56页 |
·不同合龙工序的比较分析 | 第56-77页 |
·合龙工序的比较方案 | 第56-57页 |
·施工阶段分析比较 | 第57-68页 |
·运营阶段比较分析 | 第68-76页 |
·最优合龙工序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79页 |
·展望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