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电动汽车线束检测系统设计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1-13页
第2章 汽车线束检测系统结构第13-20页
   ·线束的失效模式第13-14页
   ·线束检测的工作原理第14-15页
   ·线束检测系统组成结构第15-18页
     ·实验台第15-17页
     ·上位机操作界面第17-18页
     ·硬件检测电路第18页
   ·线束检测系统工作原理第18-19页
     ·基本检测系统第18-19页
     ·线束检测系统的线束扩展第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3章 线束检测系统的下位机设计第20-39页
   ·结构组成第20页
   ·硬件电路设计第20-28页
     ·ATMEGAL128单片机系统第21-23页
     ·CD4067芯片第23-25页
     ·检测电路设计第25-26页
     ·RS232串口通信电路设计第26-28页
   ·CAN总线通信电路第28-34页
     ·设计CAN总线控制网络第30-31页
     ·CAN总线接口控制电路第31-34页
   ·下位机软件设计第34-38页
     ·单片机主控程序设计第34-36页
     ·CAN总线通信程序设计第36-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线束检测系统的上位机软件设计第39-48页
   ·上位机软件系统组成第39-40页
   ·系统功能第40页
   ·Visual Basic6.0 上位机软件系统第40-44页
     ·软件系统组成第40页
     ·界面设计第40-42页
     ·数据库开发第42-43页
     ·串口收发第43-44页
   ·ASP动态网页设计第44-46页
   ·MCGS触摸屏设计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线束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48-57页
   ·实验台电器连接第48-50页
   ·实验台内部电气设备布局图第50页
   ·气泵开关的连接与布局第50-51页
   ·线束检测结果分析第51-56页
     ·下位机接收数据的通讯协议第51-52页
     ·上位机接收数据的通讯协议第52-53页
     ·上位机线束状态解析第53-54页
     ·测试实例分析第54-55页
     ·系统稳定性和准确性测试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8页
   ·总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通信策略研究
下一篇:小水电并网线路重合闸装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