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产重组的价值创造研究--以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框架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相关的概念界定 | 第13页 |
·资产重组的涵义 | 第13页 |
·企业价值的涵义 | 第13页 |
·资产重组价值创造的基础理论 | 第13-17页 |
·效率理论 | 第13-14页 |
·竞争优势理论 | 第14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4-15页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5-16页 |
·价值低估理论 | 第16页 |
·市场势力理论 | 第16-17页 |
·产业组织理论 | 第17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国外关于资产重组价值创造的研究 | 第17-19页 |
·国内关于资产重组价值创造的研究 | 第19-21页 |
·企业价值的计量方法 | 第21-24页 |
·DCF估值模型 | 第21-22页 |
·EVA估值模型 | 第22-23页 |
·ABPM估值模型 | 第23页 |
·相对价值估值模型 | 第23-24页 |
3 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资产重组价值创造的机制分析 | 第24-38页 |
·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资产重组的背景 | 第24-27页 |
·我国医药制造业的行业特征 | 第24-25页 |
·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资产重组的驱动因素 | 第25-26页 |
·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资产重组的特点 | 第26-27页 |
·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资产重组价值创造的内在机制 | 第27-32页 |
·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资产重组价值创造的过程 | 第27-30页 |
·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资产重组价值创造的源泉 | 第30-32页 |
·影响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资产重组价值创造的因素 | 第32-38页 |
·关联方资产重组 | 第32-33页 |
·流通股比例 | 第33页 |
·资产重组规模 | 第33-34页 |
·股权集中度 | 第34-35页 |
·研发投入强度 | 第35页 |
·公司规模 | 第35-36页 |
·管理层持股 | 第36-38页 |
4 实证研究的设计 | 第38-42页 |
·假设的提出 | 第38-39页 |
·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 第39-41页 |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 第39-40页 |
·解释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 第40-41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1页 |
·数据的来源与样本的选取 | 第41-42页 |
5 实证研究的过程 | 第42-52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45页 |
·资产重组价值创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2-44页 |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4-45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45-46页 |
·多元共线性检验 | 第46-47页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47-48页 |
·逐步回归分析 | 第48-49页 |
·分年度回归分析 | 第49-50页 |
·实证研究的结果及分析 | 第50-52页 |
6 结论 | 第52-54页 |
·研究结论 | 第52页 |
·政策建议 | 第52-53页 |
·研究的主要局限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