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道外清真寺视觉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基础理论综述 | 第12-21页 |
·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道外清真寺 | 第12-13页 |
·视觉环境 | 第13页 |
·景观设计 | 第13-14页 |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4-17页 |
·场所设计理论 | 第14-15页 |
·环境行为学理论 | 第15-16页 |
·场所精神理论 | 第16页 |
·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理论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 | 第17-20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道外清真寺视觉环境现状调研与分析 | 第21-39页 |
·哈尔滨道外清真寺总体概况 | 第21-24页 |
·历史沿革 | 第21-22页 |
·文化特征 | 第22页 |
·艺术特征 | 第22-23页 |
·社会价值 | 第23-24页 |
·道外清真寺视觉景观空间的视景分析 | 第24-26页 |
·视线分析图 | 第24-25页 |
·地面视景内容分析 | 第25-26页 |
·道外清真寺观察视域分析 | 第26-32页 |
·视觉系统特点 | 第26-27页 |
·水平视域分析 | 第27-28页 |
·垂直视域分析 | 第28-30页 |
·人在街道空间的视觉感受 | 第30-32页 |
·道外清真寺视觉观察模式 | 第32-37页 |
·清真寺景观中视觉的速度与尺度 | 第32-33页 |
·固定视点观察模式 | 第33-36页 |
·移动视点观察模式 | 第36-37页 |
·清真寺环境存在问题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道外清真寺视觉环境景观设计研讨 | 第39-69页 |
·视觉环境设计要素与原则 | 第39-43页 |
·视觉环境设计要素 | 第39-41页 |
·清真寺视觉环境设计原则 | 第41-43页 |
·视觉环境总体布局与空间组织 | 第43-53页 |
·总体布局 | 第43-47页 |
·视觉环境空间组织 | 第47-53页 |
·清真寺图景关系与视觉环境尺度 | 第53-56页 |
·图景关系 | 第53-55页 |
·视觉环境设计尺度 | 第55-56页 |
·清真寺视面设计 | 第56-62页 |
·城市意象 | 第56-58页 |
·建筑外部空间层次 | 第58-60页 |
·城市天际轮廓线 | 第60-62页 |
·清真寺视廊设计 | 第62-68页 |
·序列场景 | 第62-64页 |
·焦点保护建筑 | 第64-66页 |
·视觉遮挡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5 清真寺视觉环境景观设计对策 | 第69-76页 |
·总体布局 | 第69-70页 |
·重塑特色商业空间 | 第69-70页 |
·增强阿拉伯广场的个性及文化性 | 第70页 |
·视面设计 | 第70-72页 |
·控制清真寺周边建筑高度 | 第70页 |
·协调清真寺周边建筑立面效果 | 第70-72页 |
·视廊设计 | 第72-73页 |
·强化进清真寺的引导空间 | 第72页 |
·突出清真寺的焦点建筑 | 第72-73页 |
·视觉环境设计 | 第73-75页 |
·打造宜人的视觉环境 | 第73-75页 |
·创建“以人为本”的景观视觉环境 | 第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附录 | 第79-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