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10页 |
| ABSTRACT | 第10-15页 |
| 插图目录 | 第15-17页 |
| 表格目录 | 第17-1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2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8-20页 |
| ·区域地质构造 | 第18-20页 |
| ·区域地球物理 | 第20页 |
| §1.2 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中下扬子板块及周边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高分辨率层析成像研究 | 第22-34页 |
| §2.1 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22-23页 |
| §2.2 研究区域和数据 | 第23-25页 |
| §2.3 检测板测试 | 第25-27页 |
| §2.4 结果和讨论 | 第27-32页 |
| ·水平切片 | 第27-30页 |
| ·垂直剖面 | 第30-31页 |
| ·太平洋滞留板块对中国大陆东部的影响 | 第31-32页 |
| ·菲律宾海板块对中国大陆东南部的影响 | 第32页 |
| §2.5 小结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幔转换带结构及其对太平洋滞留板片中水运移的意义 | 第34-42页 |
| §3.1 地幔转换带中的水 | 第34页 |
| §3.2 研究数据和方法 | 第34-36页 |
| §3.3 结果 | 第36-40页 |
| §3.4 讨论 | 第40-41页 |
| §3.5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中下扬子及周边莫霍面起伏及动力学机制 | 第42-52页 |
| §4.1 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42-43页 |
| §4.2 研究区域和数据 | 第43-44页 |
| §4.3 处理和结果 | 第44-48页 |
| §4.4 讨论 | 第48-51页 |
| ·太平洋俯冲板块对中国大陆东部的影响 | 第48-49页 |
| ·菲律宾海板块对中国大陆东南部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地壳减薄对浅部油气矿床的影响 | 第50-51页 |
| §4.5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鄂西地区地壳结构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 | 第52-59页 |
| §5.1 研究区域和数据 | 第52-53页 |
| §5.2 结果 | 第53-56页 |
| §5.3 讨论 | 第56-57页 |
| §5.4 小结 | 第57-59页 |
| 第六章 中下扬子板块及周边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其对中国大陆东南部的动力学意义 | 第59-64页 |
| §6.1 中下扬子板块及周边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图6-1) | 第59-61页 |
| ·地壳 | 第59-60页 |
| ·上地幔 | 第60-61页 |
| ·地幔转换带 | 第61页 |
| §6.2 中国大陆东南部动力学模型 | 第61-64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4-67页 |
| §7.1 结论 | 第64-65页 |
| §7.2 建议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8页 |
| 台站H-κ叠加结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