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光学仪器论文--显微镜论文

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共焦显微技术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9页
1 引言第9-21页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2页
   ·共焦显微技术发展现状第12-15页
     ·商用产品发展现状第13-15页
   ·显微技术的空间应用情况第15-20页
     ·NASA 的光学显微模块(LMM)第15-16页
     ·NASA 显微镜化学与传导性分析仪(MECA)第16-17页
     ·高等植物培养箱显微观察系统第17-18页
     ·共焦显微技术空间与地面应用的不同第18-20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20-21页
2 系统原理与技术方案第21-60页
   ·荧光显微光切图像获取方式第21-29页
     ·反卷积法第22页
     ·双光子法第22-24页
     ·结构照明法第24-25页
     ·针孔扫描法第25-28页
     ·方案比较第28-29页
   ·系统原理及光学分析第29-44页
     ·单针孔扫描法成像原理第30-37页
     ·系统主光学系统第37-41页
     ·荧光过程及成像光学系统第41-44页
   ·荧光共焦显微激发光源第44-49页
     ·非激光激发光源第44-47页
     ·激光激发光源第47-48页
     ·光源比较第48-49页
   ·微弱光成像技术分析第49-57页
     ·电荷耦合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第50-52页
     ·像增强 CCD第52-53页
     ·高灵敏度制冷 CCD第53-54页
     ·电子倍增 CCD第54-56页
     ·探测器的选择第56-57页
   ·系统方案第57-60页
3 扫描与成像特性分析第60-81页
   ·针孔盘的性能分析第60-68页
     ·针孔盘串扰分析第60-64页
     ·针孔直径对系统分辨率的影响第64-67页
     ·针孔盘表面情况对信噪比的影响第67-68页
   ·像元尺寸对系统分辨率的影响第68-75页
     ·共焦显微图像的数字化处理第68-71页
     ·欠采样的影响第71-73页
     ·分辨率与像元尺寸的关系第73-75页
   ·采集图像条纹分析第75-81页
     ·图像条纹来源分析第75-76页
     ·帧转移速度的影响第76-78页
     ·探测器曝光时间的影响第78-81页
4 系统设计与实现第81-107页
   ·光学系统设计第81-89页
     ·激发光源第81-83页
     ·光源扩束及强度调节第83-86页
     ·分光及光谱选择第86-88页
     ·二次像镜头及显微物镜第88-89页
   ·扫描机构设计第89-91页
     ·扫描盘设计与加工第89-90页
     ·转动结构的设计第90-91页
   ·电路系统设计第91-102页
     ·EMCCD 逻辑驱动设计第92-93页
     ·功率驱动及信号采集电路设计第93-97页
     ·图像信号采集电路设计第97-99页
     ·高速数据传输电路设计第99-102页
   ·系统硬件程序设计第102-105页
   ·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第105-107页
5 系统实验与性能分析第107-126页
   ·系统搭建与光校第107-109页
   ·系统分辨率标定第109-113页
     ·分辨率标定方法及选择第109-110页
     ·分辨率鉴别板制备及横向分辨率标定第110-112页
     ·标定误差分析第112-113页
   ·系统成像验证第113-117页
     ·GFP 荧光成像第113-115页
     ·叶绿素荧光成像第115-116页
     ·量子点材料成像第116-117页
   ·系统分析与讨论第117-126页
     ·扫描盘对系统成像的影响第118-121页
     ·三种图像条纹形成及影响第121-124页
     ·系统平台空间应用的讨论分析第124-126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26-128页
   ·总结第126-127页
   ·展望第127-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3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高分辨率航天推帚成像光谱仪信息获取技术研究
下一篇:大视场高分辨率空间红外光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