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前言 | 第12页 |
·石墨烯的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基于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13-15页 |
·石墨烯-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 第14页 |
·石墨烯-高聚物复合材料 | 第14页 |
·石墨烯与其他碳材料的复合物 | 第14-15页 |
·石墨烯及其复合物电极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药物小分子 | 第15页 |
·生物小分子 | 第15页 |
·重金属离子 | 第15-16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6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6-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6页 |
第2章 木犀草素在电还原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分析应用 | 第26-44页 |
·前言 | 第26-27页 |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27页 |
·氧化石墨烯和修饰电极(EGR/GCE)的制备 | 第27-28页 |
·电化学检测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9页 |
·对 GO 材料的表征及各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29-32页 |
·木犀草素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32-33页 |
·缓冲液 pH 的优化 | 第33-34页 |
·富集电位和富集时间的优化 | 第34-35页 |
·扫速的影响 | 第35-37页 |
·线性曲线、重现性、稳定性、回收率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第3章 铜对苯二甲酸盐金属有机框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传感应用 | 第44-62页 |
·前言 | 第44-45页 |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45页 |
·合成 Cu(tpa)-GO 纳米复合材料 | 第45页 |
·制备 Cu(tpa)-GO/GCE 电极 | 第45-46页 |
·对 ACOP 和 DA 的电化学检测 | 第46-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7页 |
·对 GO、Cu(tpa) 和 Cu(tpa)-GO 材料的表征 | 第47-49页 |
·Cu(tpa)-GO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49-51页 |
·Cu(tpa)-EGR/GCE 对 ACOP 和 DA 的电催化作用 | 第51-52页 |
·不同扫描速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不同 pH 的影响 | 第53-54页 |
·选择性的检测 ACOP 和 DA | 第54-56页 |
·重复性和稳定性考查 | 第56页 |
·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第4章 石墨烯/环糊精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对Pb~(2+)的电化学分析 | 第62-78页 |
·前言 | 第62-63页 |
·实验部分 | 第63-65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63页 |
·制备石墨烯-环糊精 GR-CD 纳米复合材料 | 第63-64页 |
·不同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64页 |
·电化学实验 | 第64-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73页 |
·石墨烯-环糊精复合材料分散性及形貌图 | 第65-67页 |
·各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67-68页 |
·各种修饰电极对 1.0×10~(-5)mol/L Pb~(2+)检测的比较 | 第68-69页 |
·富集时间的优化 | 第69-70页 |
·NaAc-HAc 缓冲溶液 pH 值的选择 | 第70-71页 |
·预处理时间及预处理电位的优化 | 第71-72页 |
·线性分析 | 第72-73页 |
·干扰实验及实际样品的分析 | 第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论文 | 第82页 |
1.参与的研究课题 | 第82页 |
2.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