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贵州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概述 | 第15-19页 |
·贵州小城镇建设历程 | 第15-17页 |
·小城镇的含义界定 | 第15页 |
·贵州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15-17页 |
·贵州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及未来展望 | 第17-19页 |
·贵州省土地和经济现状 | 第17-18页 |
·贵州城镇化公共基础设施现状 | 第18页 |
·贵州小城镇建设展望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小城镇建设中地方政府的角色界定 | 第19-24页 |
·政府角色理论分析 | 第20-21页 |
·放权主义政府角色观 | 第20页 |
·集权主义政府角色观 | 第20-21页 |
·实用主义政府角色观 | 第21页 |
·小城镇建设中地方政府角色定位 | 第21-24页 |
·公平与公正角色 | 第22页 |
·社会保障的供给角色 | 第22页 |
·服务者角色 | 第22-23页 |
·体制规则创新角色 | 第23-24页 |
第四章 贵州小城镇建设中地方政府角色分析——以永安古镇为例 | 第24-33页 |
·永安古镇小城镇建设规划 | 第24-29页 |
·永安古镇小城镇建设的土地规划 | 第24-25页 |
·永安古镇小城镇建设的设计规划 | 第25-27页 |
·永安古镇小城镇建设的经济规划 | 第27页 |
·永安古镇小城镇政治文明建设与政策法规 | 第27-29页 |
·永安古镇小城镇建设中地方政府角色表现 | 第29-33页 |
·公平与公正调节土地利益矛盾 | 第29页 |
·社会保障供给的永安古镇 | 第29-30页 |
·服务者角色下的基础设施建设 | 第30-31页 |
·永安古镇投融资的体制规则创新 | 第31-33页 |
第五章 贵州小城镇建设中地方政府角色偏差 | 第33-38页 |
·贵州小城镇建设中地方政府角色偏差分析 | 第33-35页 |
·政治利益上的角色偏差 | 第33-34页 |
·社会关系上的角色偏差 | 第34页 |
·经济投入上的角色偏差 | 第34-35页 |
·贵州小城镇建设中地方政府角色偏差原因 | 第35-38页 |
·服务理念的缺失 | 第35页 |
·公平与公正天平失衡 | 第35-36页 |
·体制规则的不完善 | 第36-37页 |
·社会保障角色的缺失 | 第37-38页 |
第六章 贵州小城镇建设中地方政府角色作用 | 第38-44页 |
·利益关系下地方政府在贵州小城镇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第38-39页 |
·坚持以人为本,保证居民权益 | 第38页 |
·克服行政人员角色冲突,明确主体地位 | 第38-39页 |
·完善保障制度,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社会矛盾 | 第39-41页 |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转非”人口和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 第39-40页 |
·发展地区性特色产业建设,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 第40-41页 |
·健全土地供应政策,拓展小城镇建设用地的供应体系和方式 | 第41-42页 |
·健全土地供应政策,保证小城镇建设的土地供应 | 第41页 |
·整合资源,拓宽小城镇建设的供应体系 | 第41-42页 |
·完善规章制度,拓宽融资渠道确保贵州小城镇建设 | 第42-44页 |
·特色政策制度的建立是贵州建设小城镇的关键 | 第42页 |
·科学政策制度能确保贵州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 | 第42-43页 |
·完善的融资渠道是贵州小城镇建设的经济保障 | 第43-44页 |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