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词论文

词学“清”范畴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总论第10-23页
 第一节 “清”——一种词学范畴第10-15页
  1. 水:词与“清”的物质关系第10-12页
  2. 乐:词与“清”的声音关系第12-13页
  3. 辞:词与“清”的文本关系第13-14页
  4. “清”作为审美标准在历代词论中的运用第14-15页
 第二节 “清”范畴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第15-21页
  1. 文化层面“清”范畴的研究第16-17页
  2. 哲学层面“清”范畴的研究第17页
  3. 美学层面“清”范畴的研究第17-18页
  4. 词学领域“清”范畴的研究第18-20页
  5. “清”作为词学范畴的可行性分析第20-21页
 第三节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清”范畴的多重义蕴第23-31页
 第一节 “清”范畴的哲学意蕴第23-25页
  1. “天得一以清”的宇宙本体论第23-24页
  2. “清秀飘逸”的人格理想第24-25页
 第二节 “清”范畴的道德意蕴第25-27页
  1. “清”与“仁”的人格对比第25-26页
  2. “以清比德”第26-27页
 第三节 “清”范畴的审美意蕴第27-31页
  1. 人物品评之“清”第28-29页
  2. 文学批评之“清”第29-31页
第三章 唐五代北宋词论尚“清”的审美意识第31-46页
 第一节 唐五代词论中的“清”美意识第31-40页
  1 ·“清”朗“渔父家风”第31-33页
  2. “清”绝的“花间词风”第33-40页
 第二节 北宋词中的“清”美旨趣第40-46页
  1. 崇“清旷”第41-44页
  2. 尚“清雅”第44-46页
第四章 南宋词论“清空”审美情趣第46-56页
 第一节 南宋词论中的“清”空说第46-51页
  1. “清空”内涵解析第46-49页
  2. 浙西词派对“清空”的接受第49-51页
 第二节 常州词派对“清”内涵的重建第51-56页
  1. “寄托无有、性灵不存”的负面效应第51-53页
  2. 重建:“清空寄托”和“厚而清”第53-56页
余论:词学“清”范畴的特点第56-59页
 1. 多义性和模糊性第56-57页
 2. 传承性和变易性第57页
 3. 通贯性和互渗性第57页
 4. 整体性和直觉性第57-58页
 5. 灵活性和随意性第58-59页
结语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文虎《儒林外史》评点研究
下一篇:汉英名词数范畴表现形式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