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油电泵偏磨失效机理及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1页 |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现状 | 第9-10页 |
|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0页 |
| ·技术思路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潜油电泵机组泵轴偏磨现象及特点研究 | 第11-18页 |
| ·潜油电泵机组泵轴偏磨现象 | 第11-13页 |
| ·固定部分磨损现象 | 第11-12页 |
| ·转动部分磨损现象 | 第12-13页 |
| ·潜油电泵机组泵轴偏磨失效点分析 | 第13-14页 |
| ·泵轴系统失效 | 第13-14页 |
| ·叶轮系统失效 | 第14页 |
| ·潜油电泵机组泵轴偏磨特点 | 第14-16页 |
| ·泵轴两端偏磨比较严重 | 第14-16页 |
| ·泵轴偏磨位置呈现一条直线性 | 第16页 |
| ·大部分叶轮下垫片磨没 | 第16页 |
| ·靠近级间扶正轴承位置基本未见偏磨 | 第16页 |
| ·潜油电泵机组转动部分运动磨损状态 | 第16-18页 |
| ·不存在偏心距的偏磨 | 第17页 |
| ·由于偏心距影响造成的偏磨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潜油电泵机组泵轴偏磨机理研究 | 第18-31页 |
| ·振动是潜油电泵偏磨的主要原因 | 第18-23页 |
| ·振动原因及其偏磨的机理分析 | 第18-19页 |
| ·振动的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 ·潜油电泵偏磨的运动学分析 | 第21-23页 |
| ·导叶轮下止推摩擦副的磨损机理分析 | 第23-27页 |
| ·潜油离心泵的轴向力 | 第23-25页 |
| ·下止推摩擦垫片磨损原因分析 | 第25-26页 |
| ·扶正轴承的对偏磨的影响 | 第26-27页 |
| ·油井出砂对偏磨的影响 | 第27-29页 |
| ·出砂损害机理分析 | 第27页 |
| ·油井出砂对潜油电泵的影响 | 第27-29页 |
| ·影响偏磨的其它因素 | 第29-31页 |
| ·井身结构的影响 | 第29-30页 |
| ·综合含水较高的影响 | 第30页 |
| ·腐蚀与偏磨的相互作用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潜油电泵机组泵轴偏磨治理对策的研究 | 第31-35页 |
| ·改变叶轮结构 | 第31-32页 |
| ·优化硬质合金轴承的数量和分布位置 | 第32页 |
| ·增加硬质合金扶正轴承 | 第32-33页 |
| ·改变止推垫片材质 | 第33-34页 |
| ·配套应用旋流除砂器 | 第34-35页 |
| 第五章 室内试验 | 第35-41页 |
| ·改进后潜油电泵机组的室内试验 | 第35-37页 |
| ·改进后潜油电动离心泵的振动试验 | 第37-41页 |
| 第六章 现场应用 | 第41-47页 |
| ·采油二矿STT143X47井现场应用 | 第41-43页 |
| ·采油三矿ST34336井的现场试验 | 第43-45页 |
| ·采油三矿ST3370井现场应用 | 第45页 |
| ·小排量电泵井的现场应用总体情况 | 第45-47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