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压气站压缩机密封气系统的改造设计方案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0页 |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背景 | 第8页 |
·干气密封的发展概况 | 第8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8-10页 |
第二章 干气密封的原理及特点 | 第10-22页 |
·干气密封的结构 | 第10-12页 |
·动环 | 第10-11页 |
·静环组件 | 第11-12页 |
·迷宫密封 | 第12页 |
·干气密封的原理 | 第12-17页 |
·泵送原理 | 第12-13页 |
·干气密封工作特点 | 第13-14页 |
·干气密封的性能参数分析 | 第14-17页 |
·影响干气密封性能的主要设计参数 | 第17页 |
·干气密封的优缺点 | 第17-18页 |
·干气密封的优点 | 第17-18页 |
·干气密封的缺点 | 第18页 |
·干气密封的布置形式 | 第18-21页 |
·单端面干气密封 | 第18-19页 |
·串联式干气密封 | 第19-21页 |
·双端面干气密封 | 第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应县站压缩机密封气系统 | 第22-47页 |
·陕京天然气管道介绍 | 第22页 |
·应县站离心式天然气压缩机介绍 | 第22-24页 |
·CDP -416型压缩机密封气系统 | 第24-32页 |
·干气密封系统 | 第24-25页 |
·隔离气系统 | 第25-26页 |
·密封气系统的引气 | 第26-28页 |
·密封气系统的过滤 | 第28页 |
·密封气量控制 | 第28-30页 |
·隔离气气量控制 | 第30-31页 |
·密封气的一次放空 | 第31页 |
·密封气的二次放空 | 第31-32页 |
·密封间隙流场计算 | 第32-46页 |
·网格划分 | 第32-34页 |
·边界条件设置 | 第34页 |
·网格无关性验证 | 第34-35页 |
·算法设定 | 第35-36页 |
·膜厚的确定 | 第36-40页 |
·压差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40-43页 |
·主轴转速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43-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应县站压缩机密封气系统的改造 | 第47-62页 |
·密封气系统工艺流程 | 第47-48页 |
·密封气系统工艺流程的不足 | 第48-50页 |
·密封气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系统改造方案 | 第50-52页 |
·工艺流程改造 | 第50-51页 |
·控制系统改造 | 第51-52页 |
·密封气系统改造后的操作规程 | 第52-53页 |
·操作前检查 | 第52页 |
·操作过程 | 第52-53页 |
·密封气供气系统优化改造方案 | 第53-61页 |
·优化改造方案的提出 | 第53页 |
·增压器的工作原理 | 第53-55页 |
·增压器控制点的设定 | 第55-56页 |
·驱动气系统的技术改造 | 第56-60页 |
·改造方案的实施建议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应县站压缩机控制系统的改造 | 第62-65页 |
·压缩机控制系统设计对干气密封的影响 | 第62页 |
·压缩机控制系统的改造设计方案 | 第62页 |
·压缩机控制系统改造的优点 | 第62-63页 |
·压缩机控制系统改造的可行性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