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51页 |
第一节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 | 第13-24页 |
第二节 生物柴油的合成 | 第24-36页 |
·超临界法合成生物柴油 | 第26页 |
·酶催化的生物柴油的合成 | 第26页 |
·碱性催化剂催化的生物柴油的合成 | 第26-29页 |
·酸性催化剂催化的生物柴油的合成 | 第29-36页 |
第三节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设计思路和工作创新点 | 第36-39页 |
·选题意义 | 第36-37页 |
·设计思路 | 第37-38页 |
·工作创新点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51页 |
第二章 聚合物负载的具有规整的核壳结构的酸性离子液体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 | 第51-92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51-53页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53-64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3-55页 |
·链转移试剂2-cyanopropan-2-yl benzodithioate(CPBD)的合成 | 第55-56页 |
·聚苯乙烯(PS)的合成 | 第56-57页 |
·聚苯乙烯的-block-聚-(4-乙烯基吡啶)(PS-b-P4VP)的合成 | 第57页 |
·聚(4-乙烯基吡啶)(P4VP)的合成 | 第57-58页 |
·1-(3-sulfopropyl)pyridinium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的合成 | 第58页 |
·P4VP负载的酸性离子离子液体Catalyst 1的合成 | 第58-59页 |
·PS-b-P4VP负载的酸性离子离子液体Catalyst 2的合成 | 第59-60页 |
·聚合物负载的核交联的酸性离子液体Catalysts 3-6的合成 | 第60-62页 |
·聚合物负载的酸性离子液体催化的酯化反应 | 第62-64页 |
·聚合物负载的酸性离子液体催化的酯交换反应 | 第64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64-85页 |
·大分子引发剂PS的GPC表征 | 第64-65页 |
·嵌段共聚物的~1HNMR表征 | 第65-66页 |
·Precursors 3-6的表征 | 第66-71页 |
·Catalyst 3-6的表征 | 第71-78页 |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的十六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条件的筛选 | 第78-79页 |
·水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79-80页 |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的十六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 | 第80-82页 |
·Catalyst 6催化的长链脂肪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 | 第82-83页 |
·催化剂的再生 | 第83-84页 |
·核交联的催化剂催化的酯交换反应 | 第84-85页 |
第四节 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第三章 基于锡氧配位的含有机锡的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及其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 | 第92-126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92-97页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97-102页 |
·实验试剂及与仪器 | 第97-98页 |
·链转移试剂2-cyanopropan-2-yl benzodithioate(CPBD)的合成 | 第98页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合成 | 第98-99页 |
·二丁基二氯化锡的合成(Bu_2SnCl_2) | 第99-100页 |
·二丁基锡羧酸酯单体的合成 | 第100页 |
·含有机锡羧酸酯的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第100-101页 |
·嵌段共聚物PMMA-b-PADBTMA与醋酸的反应 | 第101-102页 |
·含有机锡羧酸酯的嵌段共聚物催化的油脂的酯交换反应 | 第102页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102-119页 |
·有机锡单体的合成 | 第102页 |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和嵌段比例的确定 | 第102-107页 |
·嵌段共聚物的GPC表征 | 第107-110页 |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形态的DLS表征 | 第110-112页 |
·嵌段共聚物的电镜表征 | 第112-113页 |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的调节 | 第113-115页 |
·嵌段共聚物溶液自组装的可逆性调节 | 第115-117页 |
·有机锡嵌段共聚物催化的油脂的酯交换反应 | 第117-119页 |
第四节 结论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6页 |
总结论 | 第126-127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127-128页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