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剩女”现象的伦理审视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剩女”的界定及“剩女”现象的影响 | 第13-21页 |
·“剩女”的界定 | 第13-14页 |
·“剩女”的分类 | 第14-16页 |
·“剩女”现象的影响 | 第16-21页 |
·由传统到现代的女性形象重塑 | 第16-17页 |
·传统婚姻模式和婚姻伦理受到挑战 | 第17-18页 |
·对社会和“剩女”自身造成不利影响 | 第18-21页 |
第二章 伦理视域下“剩女”现象产生的原因 | 第21-33页 |
·女性的社会主体意识增强 | 第21-24页 |
·学业事业的自我价值实现 | 第21-22页 |
·独立自主的个性追求增强 | 第22-23页 |
·男高女低的择偶观念影响 | 第23-24页 |
·传统男权主义性别歧视的影响 | 第24-28页 |
·父权制度的话语权威 | 第24-26页 |
·女性“第二性”的社会地位 | 第26-27页 |
·性别歧视的实际存在 | 第27-28页 |
·当代中国婚恋伦理观多元化 | 第28-33页 |
·社会对单身宽容度提高 | 第28-29页 |
·婚恋期待值过大 | 第29-30页 |
·遭遇传统与现实的冲突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剩女”现象的伦理反思 | 第33-47页 |
·婚姻家庭伦理观 | 第33-36页 |
·对传统婚姻本位的挑战 | 第33-34页 |
·女性婚姻观念的多样性 | 第34-36页 |
·社会发展伦理观 | 第36-39页 |
·女性社会主体地位的提升 | 第36-37页 |
·女性个人本位伦理观念的选择 | 第37-39页 |
·人道主义伦理观 | 第39-41页 |
·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 | 第39-40页 |
·女性社会价值的实现 | 第40-41页 |
·女性关怀伦理观 | 第41-47页 |
·女性特征的继承和发展 | 第41-43页 |
·无歧视的平等对待 | 第43-47页 |
第四章 “剩女”的伦理关怀 | 第47-55页 |
·“剩女”伦理关怀的原则 | 第47-50页 |
·宽容原则 | 第47-48页 |
·公正原则 | 第48-49页 |
·幸福原则 | 第49-50页 |
·“剩女”伦理关怀的路径 | 第50-52页 |
·社会各方面的引导 | 第50-51页 |
·女性自身的约束 | 第51-52页 |
·“剩女”现象伦理困境的超越 | 第52-55页 |
·女性发展机遇 | 第52-53页 |
·两性和谐发展 | 第53-55页 |
结束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