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活性炭的制备及对四环素和Ni(Ⅱ)吸附特性的研究
| CONTENTS | 第1-10页 |
| 摘要 | 第10-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1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27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抗生素废水的危害及处理现状 | 第14-16页 |
| ·重金属废水的危害及其处理现状 | 第16-19页 |
| ·活性炭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 ·活性炭概述 | 第19页 |
| ·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 ·活性炭的制备 | 第20-22页 |
| ·活性炭的孔隙结构 | 第22页 |
| ·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质 | 第22页 |
| ·活性炭的改性 | 第22-24页 |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4-27页 |
| 第2章 活性炭的制备和表征 | 第27-41页 |
| ·主要原料、试剂与仪器 | 第27-28页 |
|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 ·活性炭的制备及改性 | 第28-29页 |
| ·活性炭的制备 | 第28-29页 |
| ·活性炭的改性 | 第29页 |
| ·活性炭的表征及结构分析 | 第29-38页 |
| ·活性炭的表征 | 第29-30页 |
| ·活性炭的结构分析 | 第30-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 第3章 活性炭对四环素的吸附特性研究 | 第41-55页 |
| ·实验材料及内容 | 第41-42页 |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1页 |
|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 ·实验内容 | 第41-42页 |
| ·分析方法 | 第42-45页 |
| ·四环素浓度及活性炭吸附量的测定 | 第42-43页 |
|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3-44页 |
| ·吸附等温线研究 | 第44-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3页 |
| ·接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 ·溶液pH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8-51页 |
| ·吸附等温线与离子强度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4章 不同活化剂制备的活性炭对镍的吸附特性研究 | 第55-63页 |
|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5页 |
| ·实验仪器 | 第55页 |
| ·实验内容 | 第55-56页 |
| ·分析方法 | 第56页 |
| ·Ni(Ⅱ)浓度及活性炭吸附量的测定 | 第56页 |
|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56页 |
| ·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 ·溶液pH的影响 | 第56-57页 |
| ·离子强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 ·吸附等温线 | 第58-60页 |
| ·热力学参数 | 第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3页 |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建议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 致谢 | 第71-7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3-74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4页 |